委员建议降低制假售假入刑门槛
3月6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表示,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要归功于党和政府对市场集中统一的领导。如果放任市场,不加约束,假冒伪劣就会横行。而假货就会成为社会一大毒瘤,阻碍经济发展。
经济腾飞归功于集中统一领导
朱征夫表示,我国改革开放40年,差不多走了英美200多年走过的道路,这里面有辉煌,也有苦难,非常不容易。我们都是这些历史成就的见证者。这些成就按照传统经济学是无法解释的。
“要说这40年取得的经济奇迹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我想说两点。”朱征夫说,第一是政府对市场的培育和控制。市场化不是自然存在的,如果放任市场,是有一定危险性的。不管它,会产生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各种各样不符合企业精神,甚至挑战人们良知底线的东西。必须要有一个高度权力集中的政府,进行统一的领导。
第二个特点,就是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度参与。朱征夫认为,政府不但不能袖手旁观,还要更加积极地参与。积极地去参与投资,培育出口,鼓励更多的产品贸易。“这两点才是我们过去40年经济腾飞的命脉,最终的秘诀还是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的领导。”
加大力度对假货源头打击治理
2017年“两会”期间,马云率先呼吁“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朱征夫则首次抛出“打假提案”,建议加重对制假售假的刑罚处罚。
阿里巴巴声明称,阿里向全社会呼吁“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一年以来,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并获得了相关司法执法部门、法学界、消费者保护组织等各方面的持续支持。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2017年阿里巴巴联合社会各界,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平台主动删除的疑似侵权链接中,97%都是一上线即被封杀。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49笔为疑似假货。24万个淘宝疑似侵权店铺被关闭;提供线索、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制售假涉案人员1606名,捣毁窝点数1328个,涉案金额43亿元。
朱征夫表示,今年两会要提交“打假提案2.0加强版”,这一次他更多强调加大对假货源头的打击与治理。“2万元的LV,在某皮具城只卖800元,触目惊心。假货源头不除,必将成为社会一大毒瘤。”
打假是经济转型升级必经之路
在朱征夫看来,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不能让假货阻碍经济建设。他将就加大打击假货力度、降低制假售假入刑门槛等话题继续建言献策。
日前,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披露了一组这样的数据:2017年,通过大数据模型体系,共排查出4495条销售额远超过起刑点的制售假线索,最终能够依据现有法规进行刑事打击的为469例,有刑事判决结果的仅33例,比例不足1%,判缓期执行的比例高达79%。
这背后反映出来的是现行法律或者执法、司法现行的标准已经难以适应打击此类犯罪迅猛发展的现实需求。朱征夫表示,必须要让制假售假者受到严惩。
“必须意识到,打假也是供给侧改革。”朱征夫认为,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打击假货,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