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近东:咬定“精准脱贫”不放松

2018-03-07 05:58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咬定“精准脱贫”不放松

如何反映社情民意,更好地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每年3月最重要的“功课”。自2003年起,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15年间,张近东提案70件,涉及精准扶贫、大学生就业创业、流通现代化等领域。2018年,张近东的两会时间再次开启,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他携4份建议赴两会建言献策。“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是奋斗者,企业家不仅要成为企业创富的主体,更要成为造福于社会的主体。”

脱贫攻坚战是当下最重要工作

构建电商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脱贫攻坚”是今年两会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今年我带来的建议中,最重要的就是《构建电商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助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张近东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而脱贫攻坚战是当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这已经不是张近东在两会上第一次献言精准扶贫。在此前张近东15年履职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他8次聚焦农村、农民议题,始终聚焦精准扶贫。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乡镇和农村市场为电商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各大互联网企业加速农村布局,带动农产品上线,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O2O”等新兴商业模式迅速在农村市场落地。至2016年末,全国已建成40多万个乡村电商服务点,快递乡村覆盖率达到80%,带动农村就业超2000万人。

“广大农民全面触网,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为电商与扶贫工作提供了结合点。但从目前电商扶贫实践来看,距离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张近东说,一是当前很多扶贫模式还不够精准,没有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没有依据致贫原因在扶贫方式上因势利导;二是对于销售渠道强调得多,而在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建设方面做得还不够;三是实现 “输血”增收的同时,对于贫困户持续 “造血”致富功能还有待加强。

针对这些问题,张近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国家级贫困县一般地处偏远,信息化基础薄弱、交通物流不畅,农副产品和特色商品上行较为困难。政府各级组织要对在贫困县建立物流基地等基础设施的电商企业给予配套支持,特别是要重点支持冷链物流等与农副产品上行息息相关的特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推动电商扶贫从捐赠扶贫、销售扶贫等传统扶贫方式进一步转向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创业扶贫及集体经济增收扶贫等模式。

张近东透露,苏宁将出资1.5亿元分别协同江苏省工商联、南京市工商联发起设立扶贫专项基金,运用线上中华特色馆、线下农村直营店和扶贫实训店等方式,助推智慧零售在江苏省农村市场的落地生根,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将江苏打造成为新时代的“社会文明样板”。

“双11”期间快递垃圾超30万吨

推进绿色快递包装法规 让快递包装走上环保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快递包装“轻松上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张近东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在他今年准备的两会建议中,就聚焦了快递污染痛点。

据国家邮政局测算,2017年“双11”期间产生超过15亿件包裹。如果按业内每个包装箱0.2公斤的通常标准保守计算,15亿件快递至少产生超过30万吨垃圾。尽管一些电商物流企业“双11”前推出共享快递盒、循环包装袋等,但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有统计显示,中国包装垃圾的总体回收率小于20%,其中纸盒只有不到一半被回收。在快递垃圾尚未建立起全面回收系统的情况下,过度包装、包装的循环利用率低下、快递垃圾泛滥、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将越发凸显。

对此,张近东建议从三个层面缓解快递包装污染。首先是在标准制定方面,张近东建议尽快明确快递业绿色包装使用率和回收率标准;制定快递运输环节服务标准,明确流通环节快递包装的损毁率,提高二次使用率;构建快递业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建立非环保包装的退出机制,逐步实现快递包装全面绿色化。

在政策鼓励方面,张近东建议,对使用绿色包装并能推动绿色包装普及的企业给予政策及财政支持;鼓励包装制品循环使用,对循环使用包装制品的商家及快递企业给予激励;建立快递包装分类及回收激励机制,鼓励商家、消费者及快递企业对快递包装分类回收。

张近东还特别提出加大正面宣导的同时,可辅以市场手段加速推进,借鉴超市有偿环保塑料袋收费的操作模式,尝试面向快递市场全面推广有偿绿色包装,确定好定价机制,一方面可促进绿色包装的循环使用,另一方面加速促进社会环保意识的树立。“收费只是手段,消费者可以选择买或者不买,目的是不断强化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张近东说。

共建共享数字中国开放平台

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护航数据安全

继2017年两会呼吁数据共享后,今年,张近东再提建设社会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他认为,我国大数据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不少基础性、关键性数据被众多机构束之高阁,少数大型互联网垄断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安全和企业机密等原因拒绝向社会提供关键数据,全社会数据共享开放程度并不高。同时,数据存在被巨头操纵的可能,数据安全得不到保障,不同地域、业务的企业之间,形成各自的“数据孤岛”。

他建议国家加快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中央政府牵头,参考银联、网联模式,以企业机构为建设和运营主体,将政府、社会的数据汇聚和管理,建立国家级的跨地域、跨行业的开放数据的统一管理平台,为数据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对于数据领域备受关注的安全性问题,张近东表示,目前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手段,对数据自动分类、终端和网络中行为数据的检测和分析,是解决数据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具有去中心信任机制、防篡改、记账透明、共监管和可追溯性等优势的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安全领域也大有可为。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结合大数据的技术融合能够成为解决数据安全短板的一剂良药。

■链接

张近东:

新时代要有新经济

奋斗者要有新内涵

3月5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张近东在发言中提出,新时代要发展新经济,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这包括科技创新驱动的互联网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品质经济和品牌经济,以及绿色生态经济。他提到,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就必须要做好精准脱贫工作。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张近东对奋斗精神深有感触,他提出“新时代要有新经济,奋斗者要有新内涵”。

为此,他建议要给奋斗注入新的内涵,大力发展新经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这具体包括三点内涵,一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驱动的互联网经济;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品质经济和品牌经济;三是绿色生态经济。

张近东认为,“新时代需要新经济,新动能开创新空间”,要将互联网+落到实处,一方面要鼓励创新创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创业,推动“双创”上新的台阶;另一方面,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这些新技术与传统产业广泛结合,创造性地推出新业态、新模式。

张近东介绍,苏宁这些年来,积极拥抱互联网,通过+互联网,研发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在内的前沿技术;同时又通过互联网+,在行业中率先将这些技术与实体店结合,在行业中创造性地探索出了“智慧零售”模式,并成为行业的共识。“我们2018年提出了一年开店五千家、三年布局两万家的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这包括苏宁云店3.0、无人店、苏宁小店、零售云门店等新业态的落地,就是中国零售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一个缩影。”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作者:刘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