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很大,体现在劳动技能上,可能中西部一些企业还在拼劳动力的时候,沿海地区的好些国企车间,智能化技术水平已很高,机器人代替了好多人力,在进行生产加工制作产品。为此,我建议中职教育教材要实行地区差异化。”
3月6日中午,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许玲,在全国政协会议分组讨论会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她看来,我国从1985年以来,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大体相当。现在为了适应新经济、新产业、新技术,需要对中职教育进行政策微调。
“将全国各个省份作为全景图来看的话,‘北上广’的经济发展速度已进入了后工业时代。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工业企业则还处于原始发展阶段。这便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人才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化。那么,教育方面也应该有差异化。”许玲阐述说。
她发现,目前全国中职教育仍是“一盘棋”。体现在教材、课程技术设置方面,广东沿海地区的中职教育教材内容严重滞后,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工业信息智能化时代。
“我参观广东国企的一些车间发现,人工智能化的水平非常普及。机器人代替了好多人力,在很高效地生产加工制作产品。而我们相关专业教材信息,却还停留在十多年前,与当前的信息科技产业严重脱节。 ”她说。
对此,她希望打破中等职业教育全国“一盘棋”,要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经济发达地区的中职教育也要先行先试,跟上产业发展节奏,培训企业所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