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赐贵代表:海南不能成为房地产加工厂

2018-03-07 15:5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海南不能成为房地产加工厂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张蕊)3月6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海南省代表团开放日上,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和海南省长沈晓明在回答记者有关“海南房地产”的提问时,不约而同地用到了“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这句话。

2018年是海南建省、设立经济特区三十周年。刘赐贵说,三十年前,海南全省没有一个红绿灯,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岛屿。如今全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也是因改革开放而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海南省。”

但海南也有发展不足的地方,这些都是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刘赐贵表示,要改革,就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壮士断腕的气概。比如说,海南的房地产一直在全省财政收入中占据差不多一半的份额。但尽管如此,刘赐贵还是觉得海南不能再这样无序地发展下去,“所以我们这几年提出了两个暂停,提出了限购,提出了房地产的配套措施。”

刘赐贵说,从去年开始,海南陆续发出了八个方面的配套措施,以此来贯彻“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也落实我们一直讲的,海南不能成为房地产的加工厂,外面想要多少,我们就建多少。”据此,海南开展了清理土地专项行动,对违法、违规建设进行处理。“我们在房地产供给侧改革的时候,必然会对财政收入、GDP和投资有影响,这需要一定的勇气。”

省长沈晓明也直言,海南要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减少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这对海南来讲会很痛,会出血,还会很难,不下大决心不容易做到。”

难在哪里呢?沈晓明说,难在海南的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很大,无论是投资还是税收,都占到超过50%的比例。“既然这么难,为什么我们还要下这么大的决心呢?”答案很简单,盖房子要用土地,但土地资源非常有限且不可再生,而且外界对房子的需求却是有限的;造了房子,就要有大量基础设施的配套,就要有社会公共服务的配套,“海南是一个不发达的省份,财力有限,我们配套不起。”

沈晓明称,房地产作为海南的支柱产业不可持续。事实上,全世界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城市以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出于这样的考虑,海南确定了三个思路,一是岛内居民的基本需求由政府来保障;二是改善性需求由市场来调节;三是投资性需求靠制度来限制。

据沈晓明介绍,根据上述基本思路,海南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首先,进一步完善岛内居民的住房保障体系,完成岛内居民对住房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其次,科学调控房地产的规模、结构、布局、节奏。比如说,永久停止本省中部四个生态敏感地区外销性房地产开发。

第三,加强市场监管,防止各类炒作,确保市场平稳、不发生房价“大起大落”的情况。

第四,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完善房地产小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提高房地产品质。

那么要如何弥补严控房地产给当地经济带来的缺口呢?按照沈晓明的说法,海南未来会大力发展旅游、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互联网等12个重点产业,此外还要大力提高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最近几年,海南利用离岛免税政策,消费势头发展较好,销售金额年均增速超过30%。”

责任编辑:杨承渊(QN0044)  作者: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