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主战场”的一线思考:“硬骨头”要“硬啃”也要“巧啃”

2018-03-08 03:33 中国新闻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脱贫攻坚“主战场”的一线思考:“硬骨头”要“硬啃”也要“巧啃”

中国脱贫攻坚已步入“啃硬骨头”的阶段,区域整体性的条件性贫困、素质性贫困、特殊贫困这些“难中之难”怎么破?中新网记者收集来自脱贫攻坚“主战场”云南省的一线思考。

全国人大代表、昭通市市长郭大进,来自云南“最贫困”的州市——昭通市,这里人多地少、山高坡陡、江河纵横、地质脆弱、灾害频发……是典型的条件性贫困地区。

“昭通所面临的状况在全国众多的贫困县市中并不多见。单一的扶贫举措,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郭大进认为,脱贫攻坚“硬骨头”,要“硬啃”,更要“巧啃”。

“同样是‘要想富先修路’,贫困地区就该统筹规划,精心为贫困乡镇发展预留出口设置;并要通过技术创新,破解独特地质条件引发的易反复遭受破坏等问题。”郭大进说。

“此外,在培植产业上也要下巧功夫。”郭大进以当地经验为例,引进70万吨的水电铝绿色能源项目,即可在短期内带动3500人就业;同样是农耕,改种高原苹果、花椒、天麻等特色经济作物,土地的承载力就立马提高了。

全国人大代表、怒江州州长李文辉所在的怒江州同样面临条件性贫困问题,并多了根更硬的“骨头”——素质性贫困。

这个位于怒江大峡谷的贫困州市,海拔差高达4390米,垦殖系数不足4%,全州147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0.9-1平方公里的平地仅有5个。因为生存条件艰苦,这里现代文明步履迟迟——至今没有高速公路、机场、铁路、航运、管道运输和高等院校,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年。

如此困境,怎么“解”?

在李文辉看来,要啃下“硬骨头”,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才是“巧”力关键。

“我们在大峡谷整天看到的就是一线天、一条江……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就连我们的干部都和内地有差距。”李文辉直言,向深度贫困发力,应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只有精神上脱了困,才能给物质上脱贫提供动力。

如今,为补齐教育短板,当地正在实行14年免费教育。李文辉建议,国家在此基础上,推广学前2年免费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提升整体素质。

全国人大代表、临沧市市长张之政所在的临沧,是典型的“直过民族”地区。这里生活着佤族、拉祜族、布朗族、傈僳族、德昂族、景颇族等6个“直过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一步跨千年,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至今仍然面临整体性的深度贫困问题。

如何啃下这根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民众文化素质偏低等复杂因素交织的“硬中之硬”?张之政认为,精准是关键。只有“一族一策”,整乡整村整族推进,方才能拔掉“穷根”。同时,也需要积极推进转移就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发展民族特色旅游等生产脱贫“巧”办法。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