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工代表:今年实现街区控制性详规全覆盖

2018-03-09 09:39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今年实现街区控制性详规全覆盖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工: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工昨天(8日)在北京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表示,北京正组织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综合方案,总规将严守“双控、三线”。同时,北京正抓紧编制各级各类规划,今年将实现街区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在谈到大气污染治理时,张工表示,今年将开展全市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发布新一轮北京地区细颗粒物来源解析,力争使今年的PM2.5指标能够比去年进一步降低。

谈城市总规

城市总规严守“双控、三线”

张工表示,去年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更好地建设首都绘就了美好蓝图。这次总规的修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七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新规划与以往最大的区别是,全面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北京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始终以此作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国家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主要目标,紧紧扭住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来绘就未来首都发展的蓝图。同时,新规划也是全国首个主动选择通过减量发展来实现城市有机更新、发展转型的特大型城市规划。

张工介绍说,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整体规划批复后,北京市立即认真组织制定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综合方案。“要创新规划实施的体制机制。”张工介绍,落实好城市的总体规划,一定要解决城市规划在建设、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瓶颈问题。要实行全市域的规划总量的管控机制,严守“双控、三线”,“双控”就是要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城市的建设规模;“三线”就是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同时,要将这些底线约束指标细化、分解、落地。

今年实现街区控制性详规全覆盖

张工表示,将建立市域内各区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机制,严格落实拆占比和拆建比。今年要减少城乡建设用地30平方公里。要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区两级规划的分工协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市级规划在规划中的总体管控,强化过程监管,在进一步制定城市规划导则、规范导则上多下功夫,区级规划要进一步充实力量,负责区域详细规划的编制并组织好实施。

张工介绍,北京正在抓紧编制各级各类规划,要按照城市的空间结构和总体的功能定位做好三件事:一是要抓紧编制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区域的详细规划,“我们今年提出,要实现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二是要更加注重城市功能的布局统筹协调,开展好两个“同步”,“同步开展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关政策,同步开展城市的公共空间、公共服务空间、生态空间、绿化空间、水系空间、基础设施空间等相关空间的专项规划。”第三是要抓紧推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多规合一,主要是使各项专业规划和各项详细控制规划能够有序衔接。另外,在街区层面使各级规划能够有序衔接。

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

“要坚决维护好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张工说,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管理的法定规划,将按照一张蓝图抓到底的总体要求,切实保障好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战略定力,乃至政治定力。要明确“三个不”——总规明确的功能定位、主要任务不改变;确保城市的规模和空间结构不走样;对红线、底线的各种约束指标不突破。

此外,要建立城市体检的评估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城市进行年度体检,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整体规划评估机制。建立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考核机制,使规划的实施纳入到市政府各部门绩效考核的范围之内,更重要的是在各项详细规划陆续出台之后,接受社会的监督,强化问责机制。

张工还表示,北京处于国家首都的规划,要充分发挥好首规委的各项职能作用,协同好央地在规划建设方面的联动,共同推动好规划的实施落实。

谈大气治理

北京PM2.5平均浓度五年降35.6%

在谈到大气污染治理时,张工表示,从2013年到2017年是北京市持续治理大气污染20年以来力度最大的5年,手段最丰富、成效最积极的5年。应当说,国务院“大气十条”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各项举措的落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周边省区市的积极协同下,在北京市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北京的环境质量,特别是空气质量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张工介绍说,北京的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的89.6微克/立方米,降到了去年的58微克/立方米,降幅达到了35.6%,这在全球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治理进程中是不多的一个降幅案例。去年,北京市的优良天数达到了226天,增加了50天,应该说,大气治理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大家可能平常在户外能够感觉到,我们现在呼吸的时候,二氧化硫的味道几乎没有了——在所有主要污染物的降幅中,二氧化硫的降幅超过了70%以上”。

构建清晰完善的环保管理格局

在取得一些积极进展的同时,张工也坦言,随着污染源结构发生变化,以及大规模生产性污染源治理的完成,接下来的治理任务也会更艰巨,需要采取更加精细化的措施来有效应对。

张工表示,2018年将在三方面做好工作。一是要构建更加清晰完善的环保治理结构的管理格局,进一步明确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也要管环保的职责和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党政同责的要求,要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运用环保督察的有力举措,进一步压实基层责任。同时,积极推动环保监察垂直管理的体制机制,形成更清晰的格局,推动环保工作的开展。

二是要在以往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更加聚焦重点行业的治理。比如,要更加聚焦对重型柴油车排放的环保治理,将低排放区由六环路扩展到全市域,要完善超标重型柴油车执法的闭环管理。同时,要加大实施高排放非道路机械禁止使用的规定。对移动污染源的治理提高针对性。“在能源结构的调整上,在巩固好大型企业用能结构、清洁能源改造,城六区、平原地区南部全面实现基本无煤化的格局下,今年还要再增加450个农业村的能源结构治理,今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全市平原地区无煤化的治理格局。”张工表示,尤其要借助世园会和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筹办的有利时机,今年年底延庆区要实现无燃煤锅炉的总体要求。

“再比如,针对道路扬尘、工地扬尘、渣土车遗洒的扬尘屡禁屡犯的现象,今年要建立区级的分工台账,要加大扬尘治理的力度,加大对扬尘违规行为的公开曝光,做好专项整治。”张工表示,接下来要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采取更加清晰的措施,比如探索建立重点行业环保领跑的制度,要对电子行业的污染排放制定排放标准,继续淘汰500家一般制造业和环境污染企业,同时,也要对露天烧烤、露天焚烧加大监察执法力度。

今年开展全市第二次污染源普查

“第三是要更加自觉地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技术、标准等综合手段,综合施策,提高环境治理的针对性。”张工介绍说,今年要把推动排污许可证的制度作为固定的管理核心制度,全面实施。今年将开展全市第二次污染源的普查工作,发布新一轮北京地区细颗粒物来源解析,在治理的精准度上进一步提高。要更加积极地建立基于大数据、基于传感器建立起来的环境监测系统评价分析体系,使得大数据这样的手段在环境监测、评估、固定源和移动源的管理上发挥更加科学的治理效果。要更加准确地加强重污染天的气象预警预报,以便能在应急联动的时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的公共影响,更加有效地采取措施,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影响。

同时,还要积极地强化环境生态理念的创新,最大限度地带动全社会参与环境污染改善和治理。力争使今年PM2.5指标能够比去年进一步降低,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蓝天幸福感。

北京晨报记者 邹乐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作者: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