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周小川:资本项目可兑换限制会逐步放开

2018-03-09 15:40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原标题:央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易纲、潘功胜上午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答记者问

资本项目可兑换限制会逐步放开  

今天(9日)上午,央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易纲,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周小川表示,预计金融市场开放趋势会继续加大;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和外汇形势没有任何重要的变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些限制,未来也会逐步有序放开。潘功胜表示,2017年以来人民币预期比较合理。

加强跨境收支真实性申报

路透社: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是否会影响经济发展?今年央行是否还会提升利率,放松对外流的管制?

周小川:金融危机后,经过多年的曲折发展,全球经济终于迎来艰难复苏,重要国家慢慢退出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也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数量扩张和低利率告一阶段。我们现在强调,从过去数量型增长的旧常态,慢慢转入追求质量型增长的新常态。这也表明,未来经济增长会减少对数量堆积的依靠,减少大量依靠资金支持的增长方式,广义货币池子中的钱可以用得更有效率。这种效率,并不代表资金就紧张了。我们在货币政策和外币政策上会有相应的政策响应。

潘功胜:我国的外汇市场曾在一段时间经历了高强度的风险和冲击,我们通过一些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逆周期调节,比如采取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征收银行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对境外机构境内存款执行正常的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等。

2017年以来,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动和供求基本平衡,外汇储备小幅上升,人民币预期比较合理,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基本退出了前期采取的宏观审慎的管理政策。过去几年,我们也加强了外汇市场的微观监管,管理的着力点主要是打击虚假欺骗性交易,打击地下钱庄,加强跨境收支的真实性申报,加强金融机构的合规性监管等。这些微观监管措施,不会因为周期的变化而变化,而会保持在不同周期的标准一致性和稳定性。

预计金融开放趋势会继续加大

金融时报:下一步,对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央行有什么具体打算?

周小川:市场准入方面的对外开放准备了很多年,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新阶段,可以胆子大一些、开放程度更高一些。这些年,中国金融机构走入全球,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民币国际化。当然,除了人民币“走出去”以外,我们金融市场的其他方面也有重要的开放步伐,预计开放趋势会继续加大。从政策上讲,该研究的政策都研究过了,只是逐步寻找时机稳步向前推进。

外汇储备形势并无变化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外汇储备为何在经历了十几个月的增长后突然出现下降?这是否意味着外汇市场的形势会有较大的变化?

周小川:外汇储备的数量在会计上有很多学问。首先,我们的外汇储备是以美元来计算的,美元升值或贬值的话,外汇储备中的其他货币成分也会相应变化。最近一段时间由于美元的回升,日元和欧元的成分折算成美元时就少了,外汇储备加总就会有所减少。其次,在外汇储备中,很多项目按照“盯市”的会计准则来计算,外汇储备投资的债券、股票等资产也会随市场发生价值变化。前一段时间,可能有一些资产涨得很厉害,涨到头以后就会有下跌,一旦下跌,按照“盯市”法计算的时候,储备数量就有所减少。这可能是最近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和外汇形势看,都没有任何重要的变化。

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政策均出台

外文局中国网: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今年会有哪些举措?

周小川: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政策均已出台,比如,允许在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人民币“入篮”;但市场参与者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使用人民币来进行贸易投资的结算以及用于资产计价和交易,这是一个比较长的渐进过程。从央行来说,我们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联通上,在金融市场其他方面的联通上,还可以做一些事情。同时,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些限制,未来也会逐步有序放开。

债务增长较快情况平稳下来

彭博社:中国新的金融监管架构中,央行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您如何评估当前的债务风险?

周小川: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但改革的主要思路已经确定,央行也将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弥补现有的金融监管空白,增强金融规则的制定以及对已经发生的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的风险进行处置。央行要牵头增强各金融机构,特别是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提高协调效率。

关于中国整体的债务情况,已经看到债务增长较快的情况已平稳下来,甚至我们广义货币的增长已经低于名义GDP的增长,这也表明,我们在总量上进入了稳杠杆和逐步调降杠杆的阶段。这个趋势是稳定的。不同的债务融资的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不能拿其中一个指标去衡量整体。

房贷利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澎湃新闻:今年住房信贷政策会有新变化吗?目前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状况如何?

潘功胜:2017年全国个人住房贷款增长了4万亿元,增长率是22%,高于人民币12.7%的整体贷款增长率。今年1月份,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21.4%,而人民币整体贷款增长率13.2%,个人住房贷款比整体贷款的增长多了近10个百分点。从这个数据看,个人住房贷款增长依然较快,可以满足市场的合理需要。个别银行在个别时段由于资产负债匹配方面的问题,出现了放款时间有所延长的情况,我想是可能的。

的确,房贷利率是略有上升,但从较长的周期看,房贷利率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商业银行综合考虑负债端利率上升和房地产的风险溢价,对住房贷款利率自主进行定价,扩大利率的浮动区间,总体上符合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和趋势。央行也会督促商业银行严格落实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市民特别是新市民购买住房的合理需求。

央行一直坚持审慎的房地产信贷政策,房地产信贷质量总体良好,金融风险可控。数字上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不到1%,其中个人贷款的不良率只有0.3%。我国在住房贷款的发放上,一直坚持比较审慎的原则,平均首付比在33%以上,去年新发放贷款的平均首付比在37%,这在国际上都是非常审慎的住房信贷政策。对于个人住房贷款、家庭部门杠杆率增长速度有点快,个别房地产企业可能在财务方面比较激进,我们都在密切关注。

广义货币增长没提数量指标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如何理解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易纲:这个表述,主要是针对金融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而言的。判断货币政策松或者紧,从信贷方面,主要看实体经济能不能够得到各个方面的有效支持,能不能够创造一个防风险并且能够平稳推进金融改革的外部环境。从流动性角度,主要看市场利率是否平稳,超额准备金的水平是否合适,各方面指标是否处在合理范围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要合理增长,没有讲数量和指标,这是一个新变化。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使M2这个指标和经济走势的相关性变得比较模糊,现在市场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淡化了将M2作为预测指标的做法。针对这种新情况、新要求,更注意盘活存量,优化货币信贷的存量结构,这样就能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理解松紧适度。

M2增速大小需要综合判断

中央电视台:未来怎么样理解M2的增速?

周小川: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变化,M2不再是一个精确衡量货币政策松紧的工具。怎么看待M2?如果M2和名义GDP增长速度基本一致的话,广义货币供应量就是不松不紧;如果大于名义GDP增长速度,货币政策就偏松一点,如果低于就偏紧一点。更重要的指标,还是要观察通货膨胀率和就业指标,由此衡量货币政策的松紧。目前,中国的M2增长速度和名义GDP相比是比较接近的,甚至从去年开始还比名义GDP略低一点。总体说,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事物,需要综合判断。

比特币发展不够慎重

新华社:如何看待对比特币的监管?未来如何监管?

周小川:比特币等产品发展太快,不够慎重,如果迅速扩大,有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并对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传导产生一些不可预测的作用。我们主张,研究新东西时,除了考虑市场动力,还要考虑大局,不钻空子。另外,在投入运行前,必须考虑和消费者、投资者的关系。在测试不太充分、测试结果也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的情况下,迅速扩大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对央行来说,不慎重的产品先停一停,待经过测试认证、确实比较可靠后,再行投入。包括比特币在内的虚拟货币作为零售支付工具,目前银行系统不接受也不提供相关的服务。

未来的监管,取决于技术的成熟程度以及局部测试的结果。这些新技术的服务方向要清楚,要去服务实体经济,给消费者和零售市场带来效率、低成本和安全,不能和现行的金融稳定直接冲突。

本报记者 赵莹莹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作者:赵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