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受教育那么难那么苦,我着急!”——俞敏洪委员关注农村孩子教育

2018-03-09 21:57 新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他们受教育那么难那么苦,我着急!”——俞敏洪委员关注农村孩子教育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题:“他们受教育那么难那么苦,我着急!”——俞敏洪委员关注农村孩子教育

新华社记者熊争艳

9日,北京铁道大厦。政协民盟小组讨论间隙,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委员仍在伏案,一笔一画填写提案首页。

“这次准备的提案,一个是关于流动人口孩子义务教育经费可携带的问题,一个是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55岁的俞敏洪戴着眼镜,快人快语。

刚刚过去的冬天,俞敏洪去了北京市郊的一所民工子弟学校。那儿有500多个孩子。孩子的父母大多在北京从事快递、种菜、护工等工作。

“这些孩子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家乡当留守儿童,远离父母;二是跟在父母身边,上民工学校。他们没有正规校舍和好的学习环境,父母要为孩子交学费,一年约2000元,对这些家庭而言,意味着一笔不小的开支。”他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有2.44亿流动人口。俞敏洪说,有大量农村孩子随父母进城,很多孩子在条件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但这些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普遍受到无办学资质、无固定校舍、公用经费补助无法落实、教师流动性大等问题制约。

据了解,前几年已有相关规定提出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

“但在实践中,流动儿童教育涉及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的财政责任问题,由谁承担、怎么承担、承担比例等具体问题仍缺乏细则,导致义务教育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的好政策迟迟得不到有效执行。”俞敏洪建议,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实施细则,扩大城市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简化和降低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条件,保障每一个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

不久前,“冰花男孩”上学路途远等情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俞敏洪认为,农村大规模撤点并校后,对很多走读学生而言,确实有了“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交通安全隐患增加,一些学校寄宿条件相当简陋,卫生条件差,生活老师缺位,住校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差,课业成绩不甚理想。

俞敏洪呼吁,从经费支持、师资供给、校园建设等方面入手,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让它们从“小而弱”变为“小而美”。

他建议,建立当地城镇中心校和多所卫星式小规模学校捆绑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中心校与乡村教学点共享优秀教师资源。优先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利用互联网直播、录播、“双师课堂”等新手段,弥补优秀教师缺乏的难题。

从2008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俞敏洪坦言,这些年他都是围绕农村孩子的教育、成长、安全问题建言。

“我是农民家庭出身,看到一些农村孩子、流动儿童受教育那么难那么苦,我着急!”这位从江苏农村走出来、曾在猪圈边睡过觉的委员,这些年为了解农村教育情况,前往贵州毕节、甘肃舟曲、四川大凉山和甘孜等地调研,并创建多所希望学校。

俞敏洪说:“做教育是我一生的愿望和兴趣。”

谈到当政协委员的成就感,俞敏洪说:“有,比如推动了一些政策的改变。”他从2010年开始提出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的提案,连提几年,现在国家已出台政策提高农村教师工资等。

“说真话,提建议,这是对政协委员的最低要求。”俞敏洪说。政协会议期间,他坚持写《我的政协日记》,记录参会感受。

“我们政协委员要认真履职,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让国家变得更美好!”他说。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