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范迪安:艺术展品应通过“数字化”走近公众

2018-03-13 06:15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艺术展品应通过“数字化”走近公众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建议,要做好顶层设计,各级政府在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上采取更有效措施,同时要激发艺术院校创作科研动力。他还建议,要打破博物馆美术馆的时间空间限制,艺术展品要更多地以“数字化”形式走近公众。

适度放开文艺评奖

范迪安说,这几年,文艺界在创作思想、观念和方法上有了新的自觉,涌现出一批新的力作,但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机遇中,还缺乏对“高峰意识”的认识和树立,文艺创作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浮躁”与“急就”。要营造一种远离功利影响、鼓励沉潜钻研的社会氛围,使文艺创作者克服焦躁,真正沉下心来,练功磨剑,创作出饱满而丰厚的“慢工细活”,打造文艺精品,以“高峰意识”朝向“高峰目标”。

他认为,文艺高峰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文艺家要苦练内功,政府则要加强助推。这些年各级政府在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上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并采取了许多措施,但还需要整体观照,做好顶层设计,突出重点。他建议,围绕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年、建党100年进一步形成指导性的创作生产规划。“现在不少舞台作品、音乐作品在艺术节和汇演中亮相后,就等于告别舞台和屏幕,缺乏条件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继续打磨。”此外,要调动电视广播、剧场、音乐厅、美术馆和网络媒体长期地展演推介当代佳作。此外,要适度放开文艺评奖,建立以社会反响为依据的评奖机制,重在精神鼓励和社会宣传。

建立艺术科研机制

同时,艺术创作成果不算科研成果的做法制约了艺术院校师生创作的积极性。范迪安建议,艺术院校的主管部门增加创作科研系列,建立艺术科研新机制,包括艺术科研项目遴选机制、艺术科研项目成果评价机制、艺术科研项目奖励机制等,将艺术创作成果、展览成果、表演成果等形成一套合理的成果类别体系,激发艺术院校创作科研动力,以此推动更多高质量艺术创作成果的产生,助推院校系统的文艺家攀登文艺高峰。

数字化展品走近公众

范迪安还建议,应通过展示馆藏经典、发掘新人新作、展品数字化等方法,让美术作品更好地走近公众。“如今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总体来说,艺术品传播与普及的量却还不够,博物馆美术馆应该为艺术走近公众搭建更多渠道。通过将展品数字化、打破美术馆的场馆空间限制和展出时间限制,可以给大众提供更便利的欣赏方式。”同时,策划展览时,要更多地发掘新人新作,向公众展示与时代同步的作品。既要依靠馆藏经典,又要发现新人新作,扶持今天的艺术创作,使优秀的艺术作品体现当代的艺术敏感和思考。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作者: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