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超代表:呼吁资金支持非国有博物馆

2018-03-15 15:55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用数字博物馆展现文明沉淀

用传播手段之“新”,表现文明沉淀之“古”,两相结合,把文物信息生动完整地传达出来,让象牙宝塔里的文物能在现代世界活起来。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个要求,已经过去了4年。4年里,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目的热播,象牙塔里的高冷神秘文物,成了流量担当的IP,“博物馆热”也成为一股风潮。

大众和文物的距离正在拉近。然而,离真正的零距离仍有差距。如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都活起来?

魏学峰代表

博物馆要努力自我推广

提起近期的文物热,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将它视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寻根,是想通过对文物的认识,去寻找中华文化的价值,去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我们的博物馆发展很快,现在全国仅国有博物馆就有2000多家,文物收藏量达到1000多万件,数量居全世界前列。”魏学峰说,十年前,德国的博物馆数量要高于我们,十年的时间,我们就实现了超越。然而,文物的数量虽然多,但绝大多数文物只是摆在库房,真正能展示的只是很小一部分。以他所在的四川博物院为例,四川博物院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博物馆,馆藏文物有32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就有1400余件,涉及青铜器、石刻、书画等门类。但真正能够展出让观众看到的,只有3000多件,仅占到文物收藏量的1%。换句话说,99%的文物常年被搁置在库房里,老百姓只能看到文化遗产的冰山一角。

据了解,不仅仅是四川博物院,文物没有盘活是全国各博物馆都在面临的共性问题。有数据显示,故宫博物院有180万件藏品,真正展出不到1%;中国国家博物馆有140多万件藏品,真正展出大概2万件。

如何调动文物资源、让文物发挥最大的价值?魏学峰提出,一是要拓展文物的展示方式,通过数字博物馆、手机博物馆等新媒体形式去推广文物,用传播手段之“新”,表现文明沉淀之“古”,两相结合,把文物信息生动完整地传达出来,让象牙宝塔里的文物能在现代世界活起来。第二就是每座博物馆自身,也要努力去做自我运行和推广,通过走出去引进来、跨区域联合、“一带一路”的展览等多种方式,让文物更多地走近百姓。第三是要做到研究、展览、保护三位一体,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保护手段,充分调动新科技,研发适合我国文物的保护措施。

“博物馆不能是象牙宝塔,而要时刻关注时代社会的发展,推出老百姓喜欢的东西,将‘百姓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作为博物馆的理念。”提到象牙宝塔,魏学峰还特别谈到,博物馆馆长也不能只坐在文物库房中,只沉浸在文物研究中,而要努力做一名复合型人才,要既做博物专家、管理专家、运营专家,同时也做传播专家和社会活动家,做博物馆的推广员和第一讲解员。只有不断面对公众,拉近彼此间距离,才能让博物馆真正变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地方。

“我想,随着国家文明程度的提高,博物馆热、文物热还会延续下去。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保住这些文物,让几千年的老物件在我们手里得到承续和流传。”

王勇超代表

呼吁资金支持非国有博物馆

和大多数人关注国有博物馆不同,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更关注非国有博物馆。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王勇超还提交了一份建议案,主题就是关于落实《博物馆条例》促进可持续发展。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气度和民众素养,代表着社会的文明程度。”王勇超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截至目前,我国各类博物馆数量已达4826家,其中国有博物馆2807家,非国有博物馆1266家,行业博物馆753家。“从数字可以看出,众多非国有博物馆也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职责。”

王勇超谈到,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博物馆条例》,《条例》中明确要求在设立条件、税收优惠等方面对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可以说令非国有博物馆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然而,3年过去了,全国31个省区市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制定了非国有博物馆管理办法和扶持政策类文件,省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文件的还不到四分之一。这种情况,一方面使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缺乏完善的政策体系支撑,政策纲领性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也使政策执行起来比较困难,政策效应大打折扣。

“我们都知道,国有博物馆发展有国家投入和政策支持,其藏品大都出自考古、捐献等,而非国有博物馆主要靠创办者个人投入资金,收集散落于民间的文物、民俗艺术品等。”王勇超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因为入不敷出、资金困难,目前80%的非国有博物馆都几乎关门。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我呼吁,要切实支持非国有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平等发展。”王勇超建议,一是尽快出台相应税费纲领性政策,让非国有博物馆也能享受到国家文化、税务、土地、金融等政策带来的实惠,在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建设配套费等税费优惠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二是实行非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措施,将具有明显示范带动效应的、公益性突出的非国有博物馆,尝试实行免费开放政策,逐步纳入国家财政补贴名单,真正体现财政政策公平对待、扶持引导的作用。三是加强公益项目资金的投入。目前在全国有一部分体现国家水准和地域文化代表性的非国有博物馆,因馆舍建设资金不足,大量藏品面临阳光暴晒或酸雨腐蚀,急需入馆保护。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从顶层规划,从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文物保护经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阿来代表

文物要让普通人能看懂、有兴趣、得教益

如何让文物的文化价值发挥它最大的效应?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也认为,博物馆就是一个教育基地,有公共教育功能。因此,文物藏在博物馆的库房里,意义是不大的。要让文物和公众见面,要把历史的信息、文化的信息和审美的信息传递给当下的人,只有传播的文化才产生意义。

除此之外,阿来提出,观众参观博物馆的习惯,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我注意到,一些人在国内并不怎么看博物馆,但是他去法国却一定会看卢浮宫。这个问题是值得分析的,比如我们的博物馆与大众的沟通程度,大众参观博物馆的习惯,等等。”阿来说,博物馆中展示的文物要让普通人“能看懂、有兴趣、得教益”,只有看懂了,才能诉说历史。

刘玉珠委员

规范文物市场 保护传承好民间收藏

怎么才能让文物活起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扶贫要精准,让文物活起来也有一个精准的问题,要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提供不同的文物资源的节目和活动,让大家都感兴趣。

对于以后的具体措施,刘玉珠提出,在激发文博人的创造活力,挖掘存量较大的博物馆资源的同时,还要引导民间文物收藏,特别是民间文物的保护利用,来规范文物市场,使其活跃有序健康地发展。“民间文物收藏数量很大,参差不齐,但也是中华文物的组成部分,要保护利用传承好这些民间收藏。”刘玉珠透露,目前文物局正在对民间文物收藏进行调研座谈,着手起草相关政策,进行正确引导,解决民间收藏中的法律问题、鉴别问题等,使得民间文物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责任编辑:李若晨(QN0046)  作者:赵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