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范委员:让整座城市变成开放型博物馆

2018-03-15 15:58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让整座城市变成开放型博物馆

街巷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元素,街巷文化是百姓身边的文化。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刘忠范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加强“街巷文化”建设,把“街巷文化”建设纳入城市规划。

刘忠范委员说,迄今为止的城市文化建设中更多关注的是博物馆、大剧院、图书馆等大型商业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而对于非营利性的、分散在大街小巷、百姓身边、承载着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街巷文化”建设,还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街巷是城市的基本元素,承载着城市最为细腻、广阔而深厚的文化;更是百姓生活与工作的聚集地,这里有市民最直接的存在感、获得感和自豪感。“街巷文化”是广大市民的身边文化,一座雕塑、一堵城墙、一块老碑、一条旧牌、一个街道名、一张旧地图,就像一座“城市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区,静静地开放着历史记忆的窗口,默默地守护在那里,等待着有心人去欣赏,给人以历史的诗意,给城市以文化传承,更能体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

街巷文化是百姓身边的文化,刘忠范建议,把“街巷文化”建设纳入城市规划,深入挖掘一座城市、一条街道、一个胡同的历史,以雕塑、牌匾、碑刻等多种形式展示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广场和公园里,让历史活起来,走进市民生活,让整座城市变成一个开放性的博物馆。

刘忠范还建议在城市建设和街巷环境整治过程中,不要一拆了之,要保护住珍贵的街巷文化宝藏,重视历史文化保护,留住历史和乡愁。文物保护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让历史文化在我们手中得以传承,在棚户区改造和工业遗址转型中,发掘和保护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让这些老旧的文化碎片发扬光大,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正资产。

刘忠范解释说,“街巷文化”的理念可推而广之,扩展到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这种文化展示也并不拘泥于历史文化,还包括科学文化、创新文化以及所有体现正能量的文化元素。

责任编辑:李若晨(QN0046)  作者: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