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张蕊)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共享单车”成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之一。
统计显示,近两年多时间,国内已有77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已投放2300万辆共享单车,注册用户达4亿人,累计服务数量超过170亿人次,最高峰时一天有7000万人次在使用共享单车。
尽管各种数字喜人,但发展迅猛的共享单车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容小觑。来自陕西的全国人大代表史贵禄提出的建议就是:给共享单车立法。
从立法层面制裁违法行为
史贵禄在建议中指出,共享单车的主流模式是无桩公共自行车,虽然共享单车的App提倡让用户停放在“白线区域”内,但缺少强制性约束使得这样的规定完全靠用户素质来遵守,一旦超出停车点的承受能力,可能挤占行人道路。
此外,过度依赖融资生存,一旦没有后续资金跟进,企业瞬间也会死去,从去年到今年,用户遭遇到的押金退费难,就充斥在各种新闻媒体的报道中。
公共单车未列入工信部非机动车销售目录,所以首先应通过立法把共享单车这种新业态纳入政府管理范畴。
史贵禄发现,在现有的法律层面,交警部门对非机动车的强制行为只有一条,就是现场不缴纳罚款的,交警可以暂扣车辆。
在史贵禄的建议中,特别提到了“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骑行共享单车”,但目前的现状是仍有大量未成年人骑行共享单车,即使立了法,执行也难。
史贵禄建议共享单车要有序停放在划定的区域内,“未设停放区域的,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史贵禄认为,政府对现有自行车停车场的供应严重不足,对互联网自行车的停车并没有提供合适的场地。“解决上述问题,需对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提出要求。”
保障消费者的押金安全问题
共享单车的押金问题是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史贵禄看来,共享单车要持续发展,企业就要严格投放管理、防范押金风险。
“在部分共享单车企业处理押金不健康的状态下,要防止共享单车的押金风险问题蔓延发生,保障消费者的押金安全问题,开启信用解锁模式。”史贵禄说。
史贵禄还建议各地区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在总量方面用监管平台来控制,比如通过后台能够看得到某一区域的密度是不是超过能够承载的数量。当饱和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疏散,“也就是对投放总量进行控制。”
此外,史贵禄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使用规则,在教育、规训与惩罚方面着力,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使用者的诚信行为进行记录,发挥好共享单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