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浙江文成打造“共建共享”文化礼堂 让百姓有获得感

2019-01-10 22:20 中国新闻网

来源标题:浙江文成打造“共建共享”文化礼堂 让百姓有获得感

民国时期的嫁衣、清朝的碗碟瓷器、代代相传的蓑衣、嘎吱作响的纺车、古朴典雅的装饰盒……走进位于浙江省文成县黄坦镇的周岙底村文化礼堂,文化记忆馆中的一件件老物件承载着当地的历史积淀。这些充满回忆、满载情感的“宝贝”都是村民们众筹而来。

自2013年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以来,文成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效益不断显现,顺利度过了建设成长期,接下来如何在此基础上打造文化礼堂“升级版”?文成给出的关键词是“共建共享”。

众筹模式 激发村民高涨热情

“要建文化礼堂,我们也该为村里出份力、做点事。”近日,得知兴建文化礼堂筹建文化记忆馆需要展品,村民们纷纷自发献上了家里的“老古董”,它们不仅是历史片断的缩影,更是村史的宝贵资料,一代又一代的器物,诠释着老一辈人的生活方式,承载着他们的生活细节,这些带着历史记忆和泥土气息的老物件,从村民家中的“压箱底宝贝”变成了记住乡愁的展品。

村民赵庆年家里有套清朝时期的瓷器碗碟,舍不得卖,却舍得捐到文化礼堂;魏叶荣将民国时期母亲的嫁衣也送了过来,他说要让村里的年轻人见识下老一辈的“嫁妆”;赵松花已近耄耋,却主动当起这次众筹活动的“领头羊”,贡献了四十多件的展品。

“热心献宝的村民通过众筹展品的方式为兴建文化礼堂出谋划策,他们希望能让这些老物件发挥应有的作用,帮助年轻人记住我们村的故事。”周岙底村村支部书记郑燕说,这次众筹活动不仅起到打破文化礼堂“千村一面”的窘境,这种因地制宜、群策群力的做法,更是让不少村民把自己当成了建设文化礼堂的“主力军”。

据了解,在周岙底村文化礼堂项目竣工后的短短三天时间里,就陆续有数十位村民自发捐赠了90多件展品。除了众筹展品,村民们还身体力行地为文化礼堂建设“添砖加瓦”。

村民赵沛光是村里的低保户,平日里靠着干农活养家糊口,得知村里兴建文化礼堂需要众筹公益金,他也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他说:“村里建文化礼堂,那是天大的好事,是村里百姓的福,我作为村民代表,应该要起表率作用,虽然我是低保户,没有很多钱,但也算是为村子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高标规划 打造百姓精神家园

“大家出力,大家共享,真正把文化礼堂搞‘活’了!”文成县社科联主席赵雪薇为周岙底村文化礼堂“点赞”,“只有将共建共享思维贯穿到‘建、管、用、育’的整个过程,才能真正让村民把文化礼堂当成精神家园。”

据赵雪薇介绍,2013年至今,文成已高标准建成136家各具特色、功能齐全的文化礼堂;2018年后,在新增文化礼堂的基础上,将在“提质、增效、扩面、建制”等方面下功夫,让文化礼堂发挥更大的辐射力、凝聚力。

作为乡村精神文化传承的载体,农村文化礼堂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如何才能让文化礼堂成为丰富百姓生活的主阵地、大舞台,文成始终在不断地探索。

这些年来,通过精心打造农村文化礼堂“相约周日”活动品牌;举办“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的“村晚”活动;积极组织各文化礼堂开展书法、厨艺、摄影等技能比拼;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礼仪活动,传承文化;成立乡村艺术团,通过才艺大赛、村民运动会以及文化走亲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让百姓在文化礼堂中体会到了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据悉,下一步文成县将规划制定《文化礼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一盘棋布局、高标准有序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将会在未来三年内,为该县常住人口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建设120家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农村文化礼堂,以共建共享理念推进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持续打造出真正属于百姓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