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成都:“新文创”助力天府文化突围

2019-01-28 17:06 人民网

来源标题:成都:“新文创”助力天府文化突围

在城市急速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该如何活化为新时期的城市文明内核与文化品牌?当四川的“天府文化”遇上“互联网+”,成都迈向“世界文化名城”的步伐开始展现新的思路和方法。

近日,成都市政府与腾讯集团共同启动“数字文创城市共生计划”。依计划,双方将在文化产业发展、文创人才孵化、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等方面展开合作,以腾讯“新文创”业务板块和资源共同打造成都“数字文创名城”的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特别是“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在业内人士看来,双方围绕数字文创展开的全方位合作,将不仅有效加速成都本土文化现代化、推动成都从新一线城市激烈的文化竞争力脱颖而出,也会为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揭开广阔的想象空间。

“成都积极发展以数字文创为代表的新经济。以此为契机,双方将积极探索城市和企业创新合作的新动能、新模式、新平台、新标杆。”成都市副市长敬静认为,双方合作将为成都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注入新活力。

新课题:回应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时代之问

于成都而言,大力发展数字文创是应时而动,也是作答时代之问。

作为传统的富庶之地,也是两千多年来城址未变、城名未改、中心未移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形成了层次丰富、特色明显的地域文化:思想艺术层面,不仅留下过扬雄、李白、杜甫、杨升庵、巴金等文坛巨匠的脚印,也孕育出了漆器、蜀绣、银花丝、蜀锦等大批非遗瑰宝;在休闲娱乐层面,川菜、川剧等更是典型的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

但在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看来,成都尚未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成都应该是三国文化‘首府’,但基于三国文化的优秀文化产品却不多,反而是其他地区做出了像《大军师司马懿》这样的作品。”

实际上,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大城市打造本土特色文化、以软实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势头非常明显。以城市GDP计算,排名约在8到10名之间的成都,其前后相邻的重庆、天津、苏州以及武汉、苏州、南京,无一不提出了提升本地文化影响力的计划。

蔡尚伟指出,虽然近年来新经济迅速起步,但位于西部内陆地区的成都仍是后发地区,较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资本、技术聚集方面仍有差距,直接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体量。

在城市影响力之争中突围,是成都面临的现实问题。而在更高的层面,“数字文明席卷全球,深刻改变世界,首先接受洗礼的便是城市。”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副司长李建臣此前在公开论坛上表示,“在文明形态大迁徙的过程中,每个城市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这个过程既对城市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又对城市塑造新文化提出了考验。”

这也道出了当前国内很多城市所面临的发展难题。华夏五千年文明诞生了无数珍贵的传统文化,然而在急速的城镇化进程与数字文明席卷全球的潮流中,很多城市产生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断层,“千城一面”的水泥丛林也让前者失去了凝神聚气的历史记忆与辨识度。

“传统文化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标签,也是城市兴盛的核心竞争力。但要想让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重新活起来,进入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CEO程武认为,活化的关键在于创新。

“成都有深厚的历史文脉,目前就是要把这些要素转变成生产力、引领力、引导力,用数字化的文化内容生产进行呼应、呈现和传播。”蔡尚伟说。

新机遇:新文创背景下的城市文化突围

无论“重新活起来”,还是“要素转变”,其法门在于如何实现“数字赋能”。与程武近乎一致,越来越多的观点也认为,以城市竞争为代表的区域竞争正转向文化软实力为焦点的综合性发展竞争,并将数字文创作为竞争焦点。

如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王世龙所言,随着成都冲击“世界文化名城”,挑战的难度也随之上升。“当前成都亟需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在文化产业的布局,以场景示范来带动数字文化产业、新型文化产业的创新,实现‘文化IP、应用场景、消费体验’一体化发展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数字赋能”可以让传统文化得以拥抱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而“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可以最终帮助传统文化突破与现代生活的隔离,参与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的重新诠释与塑造,提升城市在区域竞争格局中的软实力。

这也已经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2016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关产业相互渗透。顶层设计引领之下,依托数字文创产业,城市竞争力的版图也在竞争中不断洗牌。

趋势与机遇之下,挑战也依然存在。对于背负传统产业负担,且要兼顾公共文化发展的城市来说,实现“数字赋能”的具体路径和模式依然需要探索。特别中西部城市,由于缺乏北上广深的数字产业基础和聚集效应,如何在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同时又实现数字化、科技化的蜕变,直接考量着城市决策者的智慧和远见。

发展产业、又要兼顾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同样的问题其实也在产业层面进行着探索。

“要做好文化产业,除了数据和商业上的成长,也必须要讲社会效益,必须要推动产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良性循环。”程武表示,基于增加社会效益的思考,集团提出了新文创发展战略,希望以IP构建为核心,打造出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推动国内数字文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文创战略之下,一个更广泛的文化主体协作生态也正形成。近两年,腾讯动漫接连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打造了《故宫回声》和《风起鸣沙》,让优秀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新型数字文化形式连接了青年一代用户,并广受欢迎。

“这些探索给了我们很大鼓励,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文创极强的发展性。在与不同文化主体的协作过程中,它不断呈现出新的可能,同时也扩容出新的适用空间。”程武说,“新文创”能不能与城市结合起来,让优秀的数字文创内容,用更加生动的方式进入到城市空间,为普通民众带来更便捷的文化体验,成为集团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新势能:政企合作共建多赢生态

作为中国内地历史最悠久的电子工业基地,加之政策环境,成都是国内重要的数字文创中心之一。如今,成都正抓紧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数字文创城市共生计划”的应运而生,成为成都市依托政企合作探索“数字赋能”具体路径模式的一种选择。

对于企业之于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祁述裕认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文化企业。企业发展了,文化产业才有发展,企业竞争力提升了,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才会提升。

“我们在成都的发展,与成都活跃的文化氛围、开放的政策环境、完善的产业链条息息相关。”腾讯成都分公司成立于2008年,如今已是集团在深圳之外最重要的基地之一。程武说,数字文创将不仅为成都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贡献更大力量,也能打造出更多真正有社会影响力、有国际影响力的成都特色文化符号。

根据双方公布的“数字文创城市共生计划”,程武表示集团会在三个方面做好成都的助手。首先,承接历史,用更多数字化的手段,助力盘活成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其次,立足当下,在活化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助力引入更多优秀的流行文化IP,用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现成都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层面,面向未来,充分利用腾讯的技术和平台力量,助力提升成都文化创新能力,推动成都数字文创生态的健康发展。

在一些人士看来,“数字文创城市共生计划”将带来巨大想象空间,一方面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强大的“连接”能力,另一方面还在于其有可能对现有城市竞争版图产生改变。

个中逻辑不无道理。此前,成都在新文创产业发展上已展露锋芒。2018年7月,在“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报告”中,成都在100个城市样本中综合排名第一。

“新的数字技术出现了,其实这也是一个弯道超车、后来居上的机会,实现后发优势是完全可能的。”蔡尚伟对成都的文化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