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脱贫户老王的出口生意

2019-02-23 21:35 新华网

来源标题:脱贫户老王的出口生意

新华社郑州2月23日电 题:脱贫户老王的出口生意

新华社记者张浩然

连日来,豫东平原被大雾笼罩,车走得不快,进村的时候,空气中的湿气还没有完全褪去。

“正月十六算是正式开工,每天能组装钢卷尺1万只以上,贫困户在这儿一天能赚50到100多元。”河南商丘虞城县稍岗镇韦店集村扶贫车间负责人李辉说。

500多平方米大小的车间里,十几位村民正各自伏案组装钢卷尺,3米、5米、7.5米、10米等长度各异的钢卷尺,经组装后销往国外。

在“中国钢卷尺城”虞城县,这样的加工场景到处可见。虞城县年产各类卷尺15亿只,出口总量占全国的60%以上,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稍岗镇,就有4000多家五金工量具企业和家庭作坊。

车间工作台上不同样式的加工机器引起了记者注意。李辉说,这个车间能见到三代机器,第一代是手磨砂轮机,费时费工易受伤,第二代是电动卷尺机,效率上来了,但还是跟不上需求。

“真得感谢原来的贫困户老王,就是他发明的第三代机器。”李辉笑着说,“正在用的第三代智能化卷尺机,带自动感应,组装一只不到1分钟。”

站在一旁的韦店集村驻村第一书记范辉说:“走,我带你去老王家瞅瞅。”

他们说的“老王”,就是64岁的村民王运军。出车间走个几十步,就是老王家的平房。门口贴着“良田百亩不如薄技随身”的家训,很是贴切。院子西边110多平方米的工作棚就是老王的“车间”,组装区、下料区、试产区、成品区一应俱全。这会儿只见火星飞溅,头发花白的老王正在切割铝材。

老王当过一阵儿民办教师,后来干维修,收入低,妻子身体不好,常年吃药。老王从贫困户变为脱贫户也才三年多时间。

知晓来意后,老王停下手里的活,演示起自己的发明来,“脱贫后,我开始琢磨卷尺机了,得想法致富呀。你看我做的智能化钢卷尺组装机床,有两个脚踏板,一个用来缠卷尺条,另一个用来拉簧,想调几公分就调几公分。”

提及发明带来的收益,老王似乎有些羞涩,语速慢了下来,“算是挣到钱了,去年一年卖了130多台,里面有20多台通过钢卷尺厂家第一次卖到了韩国和印度。”

这么好用的机器,不怕被仿造吗?老王底气很足地说:“有这样干的,表面上看不出来区别,但厂家反映说,用起来就是不一样,还是愿意买我的。”

订单一多,老王也开始认真了:“我还在改进机器,范书记正帮我申请专利,这样保险。”

临走时,老王说起帮扶政策:“你看,我这个小车间,就是政府帮我建的。我自己忙不过来就找乡亲们帮忙,大家一块儿脱贫致富。”

一边是村里的扶贫大车间,一边是老王的致富小车间,脱贫致富的火热劲儿冲开了一片冬日的雾气。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