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PPmoney携手百行征信 打破信息孤岛保护出借人权益

2019-04-14 11:51 北国网

来源标题:PPmoney携手百行征信 打破信息孤岛保护出借人权益

4月13日,由南方都市报主办、PPmoney万惠集团协办的南都大数据征信行业研讨会在广州南方传媒大厦举办。研讨会以“打破信息孤岛 科技驱动信用”为主题,邀请百行征信、中山大学、广东金融学院、PPmoney万惠集团等来自征信、新金融机构以及高校学者代表参与,共同探讨大数据征信发展新趋势。

征信研讨会现场

现场,PPmoney万惠集团与百行征信举办合作签约仪式,携手推进大数据征信体系建设。PPmoney万惠集团执行副总裁胡新、百行征信业务团队负责人李家先作为签约代表出席,并在主旨演讲和圆桌讨论环节就大数据征信、个人信息保护等话题与在场嘉宾进行深入展示和探讨。胡新表示,与百行征信达成合作,将有效提升平台风控水平,提升借款人违约成本,从而保护出借人权益。

打破数据孤岛 借款人违约成本将上升

研讨会现场,

PPmoney万惠集团

PPmoney万惠集团与百行征信正式达成深度合作

根据合作协议,PPmoney万惠集团向百行征信全量报送完整、准确、及时的信用信息;百行征信则对这些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和加工,并向平台提供信用信息的查询及相关增值服务。

据介绍,早前,PPmoney万惠集团便与百行征信进行接触、沟通,推进系统上线、数据报送与测试工作。完成此项工作后,PPmoney万惠集团定期全量报送数据。

业内人士认为,百行征信的相关服务能够很好地提升接入平台的反欺诈、授信和贷后管理水平,降低从业机构的综合风控成本。对于借款人而言将起到约束和震慑作用,若信用受损,借款人将在金融活动中处处受限,直接提升借款人违约成本,也从正面教育借款人应遵守金融契约精神。在保护平台出借人方面,则可以提升资产质量、遏制不良借贷、有效打击恶意逃废债,从而保障出借人的合法权益。

PPmoney万惠集团执行副总裁胡新表示,数据孤岛问题长期存在,个人借款人信息与数据分散在多个信贷机构但无法联动与共享,新金融机构获取信息成本高难度大,无法有效评估借款人的信用情况。百行征信刚好填补互金领域的征信空白。

胡新介绍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大数据征信应用实践

此次平台与百行征信合作,将进一步提高平台反欺诈、信用评估、贷后管理等能力。平台将结合自身的智能大数据风控系统及AI等金融科技技术,打造更为优质的资产端。

嘉宾共话大数据征信趋势

当天,研讨会还特别设置圆桌论坛环节,对目前比较关注的个人信息保护、数据采集、征信体系建设等进行了讨论——互金机构如何进行大数据应用和风控升级?企业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如何兼顾数据采集范围范围与用户隐私之间的平衡?如何防范金融类APP不必要的个人隐私信息收集?嘉宾各抒己见,从各自角度发表见解,展开思想碰撞。

讨论环节

“征信记录了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这些行为影响个人未来的经济活动,对人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信息割裂背景下,每个人信息都是孤岛,坏人无法被甄别,好人无法被认识。没有信用记录的人,会成为通行的门槛,也就催生大数据征信,使得社交、电商数据等成为替代信息,让更多人接受征信服务、享受征信带来的便利。”李家先表示。

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41%的中小企业存在信贷困难,超过2300万中小企业无法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融资需求。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部分中小微企业自身的信用信息并未得到有效整合和记录。如何通过数据采集、保证数据质量、建立有效的征信体系和符合平台的风控体系,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现场嘉宾探讨的重点。

当天会上,百行征信相关业务负责人李家先发表主旨演讲。李家先表示,互联网金融发展非常迅速,但对应的征信建设相对滞后。目前百行征信合作机构有700余家,完成接入的由400家左右,数据库借款人录入量有4000万人,预计今年年底覆盖到1亿人左右。

李家先主题分享

在胡新看来,当下服务普惠金融服务是用新方法去解决老问题,即用金融科技手段驱动解决融资难题。网贷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多维度采集数据,整理和利用小微企业除信贷信息之外的其他维度信息,并通过个人各方面表现评估判断企业经营生命周期,随着技术的成熟,这已成为平台解决中小微融资贵融资难问题的有效探索之一。

据介绍,经过6年多的发展和沉淀,PPmoney万惠集团已积累了海量差异化数据,并持续增强对于平台客群的理解,优化风控模型,推进反欺诈和防范信用风险能力建设,以保障平台资产质量。为更好降低风险、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平台先后接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全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及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的涉诉查询系统等系统,积极进行数据报送工作、实现信用数据共享。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