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透视历史虚无主义的形而上学思维

来源标题:透视历史虚无主义的形而上学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乃至整个国家安全的高度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我们应深入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形而上学思维,从而更有效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习惯沿着孤立、静止、片面的路径前行,按照非此即彼、二元对立、割断历史、迷信西方、抛弃传统的方式,不研究历史的客观发展进程,而是以反历史主义的思维去对待历史;喜欢制造历史阴谋论、历史不可知论的论调,不尊重客观的历史情境,而是假设历史进程,随意解释历史。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思潮,对它的批判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在深入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历史虚无主义本质和危害的认识。基于此,我们在原有分析思考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批判武器,对历史虚无主义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在更深的学理层面揭示出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维方式。

孤立而不是普遍联系地观察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的第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是习惯于以支离破碎的历史细节和无关紧要的“历史事实”等细枝末节歪曲历史和否定历史。严谨的治史态度需要综合研究历史中的人事、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单纯追求历史细节,历史叙事会呈现无逻辑的状况,很难自圆其说。如果像历史虚无主义者那样,“信手拈来”一些历史细节,随意拼贴裁剪历史事件,全然不考虑逻辑性和历史的缜密性,就会使历史变得杂乱无章,影响人们正确认识历史、把握历史规律。不可否认,在我们过去的一些历史研究中,确实存在着从观点到观点、片面强调宏观视角、不注重历史细节、不关注普通人物的现象,结果使历史研究变得枯燥乏味,缺乏鲜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的确需要填充历史细节,让历史丰满起来、鲜活起来。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把历史细节与整体的历史状况割裂开来,抽象化地看待一个个历史事件。这样凸显的历史细节反而会造成歪曲历史和否定历史的效果,无法使人认识历史的全貌,也无法真正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时代意义。历史虚无主义恰恰是以孤立的历史事件和特别摘取出来的历史细节虚无历史、消解历史的整体性,热衷于夸大、臆测、捏造“与众不同”的历史细节,并对其进行孤立化阐释,以达到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目的,借此抹黑、诋毁、否定原有的历史观和历史评价。我们必须看到,历史虚无主义以夸大支流否认主流、渲染个别现象掩盖本质的方式解构主流历史观,最终是为了瓦解我们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从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言论中可以看到,其特点就在于抛出了一些细枝末节的伪命题,制造了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高明洞见”。这些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所谓“个性诠释”的最大问题在于,用所谓的历史细节架空确定的、宏观的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评价,从而否定主流历史研究和主流价值观。真正的历史研究所达成的共识,是在对历史事件进行整体的、客观的研究基础上,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历史,而不是基于一个个事件进行孤立化抽象化的历史评价。如用“日本人为何没有烧故宫”这样的说法是无法否定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本性的,对于日本侵略者的认识必须放置于当时时代状况和多个历史事件中进行总体评价。

责任编辑:李娜(QU0007)作者:魏传光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