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世卫组织为何用这三个词评价中国疫情防控?

2020-02-26 11:47 中国新闻社

来源标题:世卫组织为何用这三个词评价中国疫情防控?

我们想向世界表示,像中国这样去做吧,这样可以拯救生命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外方组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经过9日来华实地考察以后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方采取的防疫措施得到国际认可。联合专家考察组24日用“ 恢弘、灵活、积极 ”三个关键词评价中国疫情防控。

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染二科一病区的隔离病房内护士长胡晶为患者进行身体检查。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恢弘:以全政府、全社会之举避免上万病例出现

23日,中国高层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出判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4个省份全部出现了确诊病例,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逾7万例。联合专家考察组中方组长、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坦言,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来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可谓“史上最难”。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24日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构成“大流行病”,也就是还未看到病毒在全球不受控制地蔓延。多位专家据此指出, 中国防疫所作努力改变了新冠病毒的流行轨迹。

中国能够举全国之力防疫,尤其让布鲁斯·艾尔沃德印象深刻。其中既有武汉“封城”等果断措施,也有除湖北以外的省份倾力支援,他将其形容为“ 真正意义的团结 ”。联合专家考察组评估称, 正是由于中国采用全政府、全社会这一方法,避免了少则万余、多则数十万病例出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25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了如此强有力的措施,不单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不可避免地也影响了社会经济运行,“ 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 ”。

“中国在至暗时刻的努力,国际社会已经看到。”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也撰文称,仍需将全国各方力量统筹起来,形成联防联控强大合力。

2月25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部分企业陆续复工、商铺复市。 在上海江桥万达广场,民众戴着口罩在商铺购物。 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灵活:从两个层面理解中国防疫之“因地制宜”

布鲁斯·艾尔沃德直言,如果陷入要么是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要么是流感的定性思维中,就没有办法像中国一样灵活地应对疫情。他还说,考察期间梁万年经常告诉他,“ 中国的方式是因地制宜的方式,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 ”。显然,“封城”仅是湖北方式乃至中国方式的一种。

冯子健认为,不妨从两个层面理解中国防疫之“灵活”。

首先,随着人们对于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的认识不断加深, 中国随时调整防控策略 。由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诊疗方案更新到第六版,防控方案更新到第五版,其间修订了病例定义、治疗方法、出院标准等方方面面。官方还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场所发布防疫临时指南,“‘临时’二字就意味着可以随时修改”。

其次,当前缺疫苗少药物的情况下,中国并非束手无策,而是灵活应对,“ 有什么就先用什么,用什么就快速地去用 ”。

比如,张文宏在归纳“上海方案”时指出,作为一个最可能出现大面积暴发和蔓延的城市,上海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和人力进行科学筛查和迅速诊断。同时,政府实行众多有效举措,避免出现想象中“返程复工”潮带来的二次疫情高峰。

梁万年表示, 中国采取了隔离、医学观察、减少接触、自身防护等非药物性干预措施,改变了疾病传播进程。 这是中国应对此次疫情的最大成绩之一,在考察报告中特别推荐给其他各国。

积极:冒着被指责“过度反应”的风险投入防疫

布鲁斯·艾尔沃德给出的第三个词的原文是“aggressive”。冯子健对此解释时坦言,既要看到积极一面,表现在中国能够把现有的防疫手段用足,尤其是从中央到基层均被动员起来;也要看到争议一面,即外界也有是否存在“过度防疫”的担忧。 中方恰是冒着被指责“过度反应”的风险更加积极地投入防疫。

对于中国是否“过度反应”,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高本恩近日受访时表示,有证据表明冠状病毒感染比流感病毒感染严重得多,“因此,我们应努力来控制病毒传播”。

联合专家考察组也注意到, 中国在新报告确诊病例下降的同时已在考虑恢复经济和社会正常秩序。 布鲁斯·艾尔沃德重申,任何国家所采取的超过《国际卫生条例》推荐建议之外的其他措施都应该重新评估,“因为中国的风险在下降,而中国能够为世界带来的贡献在增加”。

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好评 。”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主任姜敏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这体现出众多医务工作者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受访专家也强调,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面对接下来的防疫,中国保持着必胜的信心,中国也将给所有国家带来信心。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张素 马海燕 李京泽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