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一个月白头的抗疫专家邱海波回家了

2020-06-06 00:3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来源标题:国家抗疫功臣邱海波抗疫139天凯旋回到南京

6月5日中午11点44分从吉林长春龙嘉机场起飞的CZ6511航班上,有一位特殊的乘客,他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救治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从1月19日前往武汉,4月26日奔赴黑龙江,邱海波已经与新冠病毒抗争了139个日夜。

下午2点03分,飞机降落在禄口机场,国家抗疫功臣邱海波终于回到南京。迎接他的不只是鲜花和掌声,还有家人、领导、同事、学生以及媒体记者。面对镜头,他笑着说,回来之后工作还是不能停。

1月19日,武汉封城的前5天,邱海波从南京赶到武汉。几乎没有任何休整和缓冲,邱海波就“泡”在了病房里,在与死神一次次的较量中,寻找治疗路径,指导湖北乃至全国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疗工作。

在武汉,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邱海波一天内要跑包括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内的三四家医院,巡诊危重症病例,给出有针对性的诊疗建议。他坦言,头一个月摸索治疗的过程中是相当艰苦的。

最初,面对这种全新的病毒,这位身经百战的专家也感到棘手。“因为每天不确定性很多,我们不知道明天还有多少患者,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危重患者,这次疫情跟以前的病毒感染完全是不同的特点。”

工作中,邱海波将“下沉”尽量做到极致。“作为专家组成员,你必须冲锋在前,如果你害怕了,别人就更害怕。”

除了巡查,邱海波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给医疗队做示范。在重症隔离病房,患者病情会突然出现变化,需要医生迅速打开“生命通道”,比如气管插管。这个动作距离患者非常近,在气管切开那一瞬间,患者胸腔气流会携带病毒喷出,即使有层层防护,也有感染风险,加上厚厚的防护服和各种防护设备,让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都有些“笨手笨脚”。

此时,邱海波戴上简单的头套,进行插管操作。“必须带头去做,我觉得紧急的医疗操作特别能显示医疗团队的集体作用。如何去克服医疗团队的恐惧心理,专家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做好示范。”邱海波说。

白天临床治疗,晚上研究诊疗方案,这是邱海波139天的工作节奏。他参与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二版到第六版的制定,主导制定了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路径,提出了专家下沉、增设重症收治医院、全国重症医护驰援武汉、创建方舱医院等诸多有效建议。

“在疾病快速流行、快速暴发的时候,我们形成一点经验,马上就放到诊疗过程里,这也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邱海波说。

2月18日,第三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晁亚丽悄悄“偷拍”了一张合影:左边是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专家杜斌、右边是邱海波,一人手上拿着一片面包。

拍这张照片时已是下午1点,杜斌和邱海波刚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结束了查房,因赶着去下一家医院查房,两人顾不上吃午饭,随手拿了片面包匆匆离去。很快,这张照片在互联网上火了。

4月初,一组名为“抗疫专家一月白头”的照片在网络上刷屏,媒体刊发了邱海波2月20日和3月30日的对比照片,照片上可以明显看出,在这1个月时间里,邱海波的白发明显增多。

“没那么夸张。我到武汉只带了唯一一件外套,你看对比照里外套颜色都变了,明显是曝光度问题。也不是没染发的问题,我从来不染发的。谢谢大家的关心,在武汉前期确实很焦虑,但是现在抗疫形势向好,应该不用担心。”邱海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再解释。

在专家组夜以继日地攻坚克难和广大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此时,邱海波再次接到重任:受中央指导组委派,他从武汉奔赴黑龙江,指导当地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4月29日深夜,一天的工作告一段落,邱海波接受媒体采访。“重症患者在哪里,我就应该在哪里,这是我的责任。”谈及再次担当“逆行者”,邱海波说,“我觉得我更应该是个‘直行者’。疫情就是医生的战场,哪里的患者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奔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向前冲。”

5月20日,《新闻1+1》连线了正在吉林省吉林市支援的邱海波。邱海波介绍了吉林市最新抗疫情况,并从基因测序、临床、症状、病毒携带时间四个方面介绍了黑龙江、吉林两省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与湖北病例的区别。

邱海波的妻子、同事和学生都能想象出他在抗疫前线的工作状态。“他一直就是这样的‘工作狂’,每当他开启工作模式时,像换了个人,大脑如电脑般高速运转,集中一切精力去想一件事,如何治疗,如何扭转局面,下一步治疗方案是什么……”

尽管已经55岁,在ICU干了30年,邱海波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热情,还被同事们称为“鸡血王”。

离家4月,冬去夏来;三餐不定,两厢牵挂。谈及这次转战黑龙江的临时决定,邱海波表示自己并不觉得辛苦,只是感慨夫人一人在家,老人也挺希望自己早点回家,但家人对他的决定都给予十分的理解和支持。

“重症患者就像徘徊在悬崖边上,生死一线之隔。重症医学科是他们最后的希望,重症医学科的医护必须时刻关注他们,哪怕是很细微的变化,错过了一点,他们也许就会摔下去,永远拉不上来了。”邱海波说,“竭尽全力让患者转危为安,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责任编辑:詹雨泉作者:顾成琪 东轩 李超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