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六旬教授喝秋天第一杯奶茶进医院,医生:温暖到“反流”了

2020-09-26 00:16 北晚新视觉

来源标题:六旬教授喝秋天第一杯奶茶进医院,医生:温暖到“反流”了

秋日里的第一杯奶茶,温暖了很多人。当然,也有人翻车了。60岁的张阿姨,是杭州某高校的一位老师,爱赶时髦。

9月23日下午,她自己买了一杯冰奶茶,拍下照片发到朋友圈,配文案:秋日里的第一杯奶茶,温暖了我。

厚厚的奶盖特别诱人。

一杯下肚,到了晚上,她开始不舒服。喉咙发堵,就跟塞了团棉花,怎么咽都难受。

到了晚上,她竟然咳出了点血。

辗转反侧睡不着,张阿姨拿了一片安眠药,可怎么也咽不下去。“我不会是喉咙里长东西了吧?”

带着这样的猜想,张阿姨第二天一早就来到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挂了个专家门诊。

主任陈志凌诊断她为咽喉反流。

好好的,怎么返流了呢?

“我昨天也就喝了杯奶茶呀。”张阿姨也觉得好奇。她还吐槽医生,并翻出自己的朋友圈,“医生你太out了,竟然不知道‘秋日里的第一杯奶茶’这个梗。”

陈志凌了然,“奶茶没有温暖到你,倒是温暖到反流了。”

事实上,张阿姨本身就有慢性胃炎,平时也不怎么喝奶茶,突然来一杯冰奶茶的刺激,就出现了反流。

“胃内容物从食管向上,延伸到达喉部,容易引起声带水肿,声音嘶哑。有些会反流甚至呛入我们气管,引起哮喘、窒息。反流到咽腔,会引起咽喉部的黏膜炎症,甚至有些病人会反流到鼻腔、鼻咽部,引起慢性鼻炎和中耳炎的情况。”陈志凌解释。

他指出,像咖啡、奶茶、碳酸饮料、酸奶等,都是较容易引起反流的饮料,一定要少喝甚至不喝。

“尤其是奶茶,咖啡因含量过高,甚至是茶水的八倍,而且有不少添加剂,高糖和奶融合,加速胃酸反流。”

有些女孩子减肥,不吃主食,以水果、酸奶代替,这也是反流疾病发生的导火索。“那些在深夜里做吃播的人,也是高发人群。”

陈志凌强调,要尽量减少巧克力、脂肪、柑橘类水果、碳酸饮料、蕃茄酱、红酒、酸奶、咖啡、奶茶的摄入,尤其是有基础性胃病患者、慢性咽炎患者,以及老人和儿童。

延伸阅读:

为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驾驶员俯身捡奶茶撞上护栏

这几天,“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莫名其妙的火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交巡警没收到,倒是收到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

9月22日下午5点多,正在渝中区长和路下口执勤的渝警骁骑接到群众报警,称在瑞天路化龙桥公交车站处,一辆小车撞上了隔离护栏。

民警在现场看到,一辆白色新能源共享汽车的车头,卡进了马路中央的隔离护栏,小车车头严重受损,引擎盖变形,前车保险杠和车辆号牌脱落。

据了解,驾驶员当天从上清寺往红岩革命纪念馆方向行驶,当行驶至瑞天路化龙桥公交车站附近时,因一杯奶茶从中控台掉落,驾驶员俯身去捡,导致车辆偏离原方向,撞上道路中间的隔离护栏,所幸该次事故中,无人员受伤。

经判定,小车驾驶员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渝中交巡警提醒,驾车过程中有东西滑落,一定要先靠边停车,确认安全后再捡。同时,在行车过程中不能有拨打、接听手机等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行为,驾驶员开车时接打电话、玩微信、抽烟、低头捡东西等动作,都属于妨碍安全行车的危险行为。为了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千万莫做“低头族”、“分神族”。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能否愉快喝?专家:减重拦路虎

事实上,在营养科专家的眼里,奶茶的高糖分、多奶精、木薯粉等制成的“珍珠”等,是减重路上的拦路虎。

奶茶话题,也诱发了很多关注健康体重和科学减重人士的关注讨论。

网红饮食减肥法靠谱吗?盲目节食、不吃主食不靠谱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蔡俊秀指出,饮食、运动均被认为很重要的减重方法。但是饮食减肥法靠谱吗?

她指出,饮食减肥法绝不是仅仅通过盲目节食、不吃主食,或者只吃高蛋白的肉鱼、盲目的控制总量那么简单,这样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

正确的饮食减肥法包括限能量平衡膳食、低碳膳食模式、高蛋白膳食模式、轻断食模式等。

具体方法需要经过专业营养医师进行评估,充分分析危险因素,然后再来制定个性化的减重方案。大多数人历经千辛万苦,体重是降下来了,但不适当的减肥方法减去的可能是肌肉和水分,而不是脂肪。甚至还会带来诸如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脱发、月经不规律或闭经、抑郁、神经性厌食等等危害,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70天成功减20多斤 秘籍是科学管理体重

今年39岁的小唐,在她眼里,现在已不会太惦念奶茶了。身高1.76米,体重86.5千克,BMI值是27.9kg/m2,腰臀比0.99,体脂36%的她,两个多月前,由于自觉身体肥胖,听闻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开设临床营养科门诊,每周工作日均有专业营养团队坐诊。就来到南科大医院临床营养科门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减重帮助。营养科医生面诊,诊断小唐为腹型肥胖,并决定对小唐进行饮食干预。

责任编辑:冯翀(QZ001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