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南水北调中线6年累计安全调水超300亿立方米

2020-09-27 06:58 北京日报

原标题:南水北调中线6年累计安全调水超300亿立方米

渠首淅川用绿色守护京津“水缸”  

这是2019年12月9日拍摄的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摄

新华社郑州9月26日电(记者 王丁 李鹏)晚霞打在豫鄂交界的丹江口水库之上,站在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的大坝上望去,目之所及,岸边满眼绿色,掩映在郁郁葱葱中的水库犹如披上了一层“绿纱”。大坝之下,源源不断的丹江水从这里出发,顺着千余公里干渠,最终抵达京津。

这是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将满6年之时,记者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看到的一幕。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也是守护京津冀豫近亿人“水缸”的重要水源地——占据丹江口水库近半水域、超九成国土划入水源红线。同时,淅川县还是河南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因境内不能有工矿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甚至不能网箱养鱼,扶贫开发难度居河南前列。

同时肩负守护京津“水缸”和脱贫攻坚重任,淅川县坚持生态立县、绿色转型,念起“拆、建、管、种、转”五字经,不仅走出高质量脱贫路,也为京津“水缸”披上一件护水“绿衣”。

淅川县曾是古代楚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出土于此的云纹铜禁将我国失蜡法铸造工艺历史向前推进了千余年。而作为北方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发轫唐代、兴盛于明清的荆紫关古街,也显示这里曾作为豫鄂陕交界重镇的荣光。而脱贫攻坚前,淅川县受山水之阻,贫困人口接近10万。

贫困,曾让这个山水之城付出沉重生态代价,陶岔渠首不远处的汤山堪为见证。1974年,为了发展,占地5千亩的汤山上建起水泥厂矿场,此后数十年,半壁山体被挖空,碎石粉尘一步步逼近丹江……

迈入新时代,为守护绿水青山、走绿色脱贫之路,淅川县承担“断臂”压力拆污拆小,近年来拆掉350多家污染企业、600多家规模养殖场和5万多个养鱼网箱,一度财政下降、群众上访不断。“保护水质是1,其他都是0,先写1,再画0,不然再多0也没有意义!”面对压力,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向干群解释。

拆掉污染存量,还要拔穷根、谋发展、促转型,淅川县因此提出,“建、管、种、转”经一起念。县财政拿出4.5亿元为全县17个乡镇和150个中心村建设污水处理厂点;吸纳贫困户成立3000人的库区清漂管护队伍;以每年超10万亩、连续13年河南省第一的速度种树造林;帮助数十万库区群众转产、转业,按照“短期食用菌、中期林果、长期旅游”的产业规划,发展生态休闲农业。

“拆”字诀在痛,而“建、管、种、转”惟艰。淅川县库区有120多万亩石漠化地貌,为保护水质,群众扒开石缝植树种草,打造出颇具特色的“淅川梯田”;禁止网箱养鱼之后,马蹬镇的寇元钦带领群众上岸养蟹,为了不污染水质,试验多年历经挫折,培育出河南省规模最大的绿色养蟹基地。“现在,我们的蟹不喂饲料,只吃鱼虾。”寇元钦说。

多年转型,淅川县库区的“绿衣”越织越密,脱贫之路也越走越宽。如今的汤山矿场“变身”湿地公园,山上林木青翠,山间步道蜿蜒,与渠首、丹江交融成景。九重镇等三个乡镇绕渠首打造出万亩石榴园,带动4000多户农民增收;厚坡镇打造出数千亩稻虾共作基地,2100多户农民依靠养殖有机稻虾脱贫;荆紫关镇庙岭村调整种植结构后,发展起千亩中药、千亩樱桃、数百亩核桃……

绿色转型让群众尝到了“护水之甜”。毗邻丹江口水库的仓房镇磨沟村,2016年还是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的贫困村。撤掉养鱼网箱、关闭采矿、投入千万元改造道路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之后,磨沟村乡村旅游迎来井喷。“现在,全村已有33户农家乐,人均年收入突破1万元。”村支书彭全均说。

近六年来,南水北调中线累计安全调水超过300亿立方米。而今年2月,淅川县以“连续4年脱贫攻坚综合评估居河南省前5”的成绩高质量脱贫。不久前,淅川县取丹江水而造的“芈月山”牌矿泉水正式上市。芈姓是诞生于楚地的古老姓氏,一瓶清水融入千年文化,也寄托致富希望。从承受“护水之重”,到初尝“护水之甜”,山水无言,写尽丹淅巨变。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