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面对面丨抗美援朝老兵杨德盛:他们的愿望我们都实现了

2020-10-26 12:18 央视网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抗美援朝战争的格局从此被扭转。

今年89岁的杨德盛

是那场战役的幸存者

当时他19岁

参军不满一年

飞机在头顶乱飞 “把粗布盖翻过来裹在身上 就不会被发现”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10月7日,麦克阿瑟指挥其部队越过三八线,开始向中国边境步步逼近。应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20军奉命北上。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尚未在部队建成完整的应急体系,给战士的战前动员是在火车上进行的,战士们穿着江南地区配发的薄冬装,揣着几个大馒头,就开赴前线。“过江时还不觉得冷,过了江以后就感觉冷了,那也没办法了。”

11月,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发动“圣诞节总攻势”,派出美国第8集团军在西线,第10军在东线,呈钳形攻势向鸭绿江全线推进。而志愿军第九兵团的战略目标是潜入东线,在长津湖地区诱敌深入,寻找机会全歼敌军。

杨德盛:头上飞机接二连三地飞,我们分散一个山坡上,互相一两百米的距离。雪地是白色的,为了避免敌人发现,我们把缴获的或者老百姓给的粗布盖翻过来裹在身上。粗布盖外面草绿色,里面白色,翻过来裹在身上就没人发现我们。

从朝鲜的边境到长津湖地区,最近的也有两三百公里,为了能够把美军包在口袋里,9兵团10余万人悄声无息地在崇山峻岭中迂回包抄,来自江南水乡的战士中很多人生平第一次看见雪,完全没有高寒地区的御寒经验。9兵团的指挥部里,陆续收到了各部关于冻伤的汇报,更为迫切的是各军因隐蔽行动,无法生火做饭,煮熟食物,战士所带的口粮也吃完了。他们只能靠洋芋、玉米、玉米杆子充饥。实在冻得不行,就把草裹在身上御寒。

夜行军 昼宿营

躲过24小时不间断的空中侦察

在没有补给的条件下

翻越雪寒岭、荒山岭、死鹰岭、剑山岭

一个个山岭连名字都透着寒气

第九兵团20军、27军8个师

以平均日行军30公里的速度

赶到长津湖一带

我们是薄冬装 敌人是鸭绒被 我们啃树皮 敌人吃肉罐头

长津湖,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与以美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为主力的第10军在这里展开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惨烈对决。

杨德盛:敌人背的是鸭绒被,他那个被子是三用的,也可以当铺盖,也可以当大衣,也可以当睡衣。他们喝牛奶、吃肉罐头,我们没有吃的。飞机丢下来炸弹,炸出来的草根有水分,我们拿起来擦一擦就吃。还有一个办法,吃松树皮。松树皮朝南的不能吃,水分少咬不动,朝北的分三层,把外一层刮下来,里面那层吃不动,中间一层是瓤子,吃在嘴里像汤圆一样,绵的。

腿部中弹 腹部中刀 “有点感觉 但不知道痛”

11月27日夜,风大雪急,一声嘹亮的冲锋号响起,第九兵团发起进攻,长津湖战役拉开序幕。美军要想避免被全歼,必须守住未被包围的下碣隅里,并从此处突围出去。杨德盛所在的20军58师172团1营3连,接到的任务,就是直插下碣隅里,截断美军的退路。

在连长杨根思的带领下,他们于29日凌晨6点半左右,来到了下碣里东南的1071高地,这里是长津湖打得最激烈的地点之一。

29日天一亮,敌人先是十几架飞机对阵地轮番进行轰炸、扫射,然后,就是疯狂的地面进攻。开始时,杨德盛是作为炮兵作战的,不过他们只有20发炮弹,只能是省着打,打到敌人第三次进攻的时候,炮弹用尽。炮兵只能转为步兵。

在敌人的第四次进攻中,杨德盛缴获了一支美军的“大八粒”步枪,但自己的腿部也中了一弹,子弹打在右腿膝盖上面一点,没有伤到骨头。

在接下来的敌人第五次进攻中,英军皇家海军陆战队两个大个子英军士兵发现了趴在雪地上的杨德盛。

杨德盛:我动的时候被发现了,马上起来向后退。他们的目的是抓我做俘虏,没有开枪,其中一个士兵快步逼上来,单手持枪,枪口对着我。我又向后退了几步。那块是斜坡,我穿的是带钉子的鞋,蹲一下就可以占稳。他穿的是平板鞋,站不住,一滑就倒了,我把枪转过来从他背后捅了一刀。第二个士兵我来不及了,我就一枪把他打死了。我不知道英国兵三人一组的,在这时候,我被第三个英国士兵用刺刀刺中下腹。当时天冷,捅了一刀有点感觉,但不知道痛,我从衣服上撕下来一块布包扎了一下。

“杨根思连长大概一米七五高 脚穿42码鞋子”

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环境中,血很快就冻住了。进攻的间歇,杨德盛见到了一直在三排坚守的连长,杨根思。

杨德盛与杨根思结识在1950上海战役之后,因为是江苏老乡,比起一般的战友,他们之间有更多的了解。

杨德盛:他来跟我讲点任务,小杨你要注意,我说好,我一定做到不给老乡丢脸。

这是杨德盛和杨根思最后一次对话的情景。

当天,快到6点半的时候,敌人发动第九次进攻。

在敌人第九次进攻之前,杨根思下达了让两位负伤战士撤离的命令,只留下了自己。他搜集了阵地上能够使用的每一件武器和一包炸药,选择好地形,隐蔽起来。陆战第一师40多个美国士兵冲了上来,负伤的杨根思抱着阵地上仅有的一个5千克炸药包。随着一声巨响,敌人倒下一片,杨根思壮烈牺牲,用生命保住了小高岭阵地。

杨德盛:70年了,我一直没有忘。我晚上睡觉经常做梦,找连长找不到,醒来一身汗。连长粉身碎骨,连个尸首都没有。有记者问,我从头到尾告诉他们,连长大概一米七五高,有点瘦,精神很好,他穿42码的鞋子。

杨根思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为儿取名杨根宝 “一切为了和平 你的愿望我们实现了”

当天,击退了敌人第九次进攻后,指导员陈文保在阵地上搜寻人员,3连一共169人,只剩下5个人往回撤,而且全部负了伤,在回撤过程里又有一个战友牺牲在了路上。在长津湖的生死之战中,杨德盛所在的3连用生命和鲜血奏响了壮丽的悲歌!

长津湖战役成为美军王牌部队陆战1师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抗美援朝战争的格局从此被扭转。

那之后,杨德盛随队转回国内,在黑龙江治疗了一个多月,伤口愈合后,杨德盛重新回到朝鲜原部队,在1951年4月下旬的华川阻击战中,他所在的连队被记集体二等功。

抗美援朝中牺牲的战友成了他在和平岁月里挥之不去的记忆。1957年,杨德盛的儿子出生,他给儿子起名杨根宝。

杨德盛:他牺牲了,我心里不好受,我去烈士陵园看他,我说我的子女以后就是你的子女。杨根思1950年11月29日牺牲,我儿子1957年11月29日出生的,我就为儿子起了这个名字,杨根宝。

2019年,第六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杨德盛在儿子杨根宝的陪伴下,千里北上,从成都来到沈阳,迎接昔日的战友,看看老连长杨根思的墓。

杨德盛:我说,我的儿子就是你的儿子。当年我们在朝鲜为国为民作战,一切都是为了和平,为了老百姓安居乐业,现在愿望实现了,我到现在都忘不了你们。

责任编辑:马剑(QZ001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