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新闻周刊丨李星宇:记录自然之声 共享独特声音记忆

2022-05-29 09:28 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标题:新闻周刊丨李星宇:记录自然之声 共享独特声音记忆

37岁的李星宇因为曾有在亚马孙收录各种生物声音的经历,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对于从来没有听过蚂蚁声音的李星宇来说,第一次听到蚂蚁声音,让他特别兴奋。在亚马孙里,不只是蚂蚁的声音,猴子的声音也同样被采集到。之所以能够到热带雨林里收集声音,源于他大学时期所学的录音工程专业。

录音工程师 李星宇:什么样的声音是好的,什么样的声音是不好的,什么样的声音是动听的,什么是不动听的,从这一点一点积累起来,慢慢开始接触唱片工业的制作,开始接触如何去把一些声音形成作品,大学就在做这样的事情,一步一步到大学毕业。

起初跟许多同学一样,大学毕业后,别的同学都为工作忙得团团转,他却众筹了30万元,想要去亚马孙采集原始森林的声音。

录音工程师 李星宇:就在这个时候我就提出了一个假设,人跟自然界从声音的角度上来说,它形成一种对立,我们人有可能是排除在自然体系之外的,所以人在这方面对于自然界生态的一个影响其实是非常强烈的。这些声音可能会毁坏掉生物的沟通频率,这些沟通频率是警示信号,如果它们失去那些频率的话,它可能就会听不到自己天敌的声音,长江流域的白鳍豚就是因为这个事情灭亡的。

声音作为导致白鳍豚灭绝的因素之一,触动了李星宇,激起他对自然界里生物与声音之间关系的兴趣。

录音工程师 李星宇:然后我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因为雨林是世界上声音最复杂的一个自然生态,就除了人类社会以外。在这个声音环境里它在某一个高频是一个空白,这些空白是所有生物的一个信号,大部分生物沟通全部是用这个信号,都是很短促的,一下一下。人没办法发出这个信号,就包括咱们说话都在几百赫兹,但是生物沟通大概在一两千赫兹到四千赫兹之间。

通过对热带雨林里生物声音记录的过程,不仅让李星宇听到了许多未曾想象的自然之音,更让他有了一些思考,生命面前,尊重二字在他的心里变得尤为重要。在他的眼里,尊重才能让每一种生物都有平等发声的权利,这不只适用于雨林,同样适用于社会中的每一个生命。

录音工程师 李星宇:比如两个人在说话,一个人滔滔不绝,你跟不上插不上嘴,你们俩之间的关系就是不平等的。但是当你一旦去倾听的时候,你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你们的谈话关系相对来说就会平等。倾听就是一种方式,一种促进相互交流、平等的沟通方式。

从亚马孙回归后,李星宇将辛苦收集来的声音汇总成专辑,在2018年发行了“亚马孙三部曲”系列作品的同时,让他也重新思考起了对于声音的理解。通过这些理解,李星宇做出了很多作品,这让他在音乐圈、录音圈以及自然科学圈有了不小的名气。除了通过录制天行长臂猿的声音,通过直播的方式来助其物种繁殖外,还在中科院举办的论坛中作为演讲嘉宾讲述其对声音的研究。

录音工程师 李星宇:其实声音的理解没有一个相对标准,它其实是完全主观的。但是也有很多大家共通的地方,比如有一些我觉得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所有人都不在意的地方,就是在你吃薯片的时候,薯片脆脆的在你嘴里裂开的声音,它其实增强了你的口感。你就试想一下,你吃一个薯片不再发出那样声音的时候,其实你的快乐会减少很多。

新疆寻音之旅,是李星宇计划已久的事情。

录音工程师 李星宇:声音还有另外一个维度,就是能承载很多集体记忆。这些集体记忆的声音被记录之后,它会存在于群体之中,会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我们其实在强调本土很多的文化上的共情,就是文化上的共性,就包括历史上的共性。

李星宇在谈到为何会想要记录新疆音乐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小时候的住处有许多来自新疆的商人,除了新疆特色的美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以外,歌曲更是让他能够找寻到内心的平静。

录音工程师 李星宇:从我们人进化的角度来说,这些声音是我们DNA里一直存在的记忆。其实就像我说过的,对我奶奶炒菜的声音这种记忆一样,它是一种非常温暖,非常让人有安全感的声音。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去收听一些这样的声音,比我们听一些激烈的音乐要觉得更加治愈,它能让我平静下来。如果你再配合上一些冥想或者专注,比如看看书什么的,再放一些这样的声音,你会觉得内心很多烦躁的事情会放下来,这个也是我经常用的一个方式。比如我们经常会有人说,他们喜欢开着电视机睡觉,这个道理是一样。很多人喜欢开着电视机睡觉,为什么?因为它有安全感,这个声音熟悉。在这些熟悉的声音里,你会找到自己的安全感,也会让你变平静。

为此,李星宇策划了一期声音展览,想要将参观者记忆里的美好瞬间,通过听他采集到的声音来寻回。

录音工程师 李星宇:在很多自然声音的情况下,人是会有一种情感上的连接,我们会对自然的声音有一种天生的喜爱,我们在听到一些鸟叫、虫鸣,甚至一些下雨的声音,它就会让你觉得很舒适。

责任编辑:马剑(QZ0014)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