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落地 今后只对密接人员集中隔离

2022-11-18 06:28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落地 今后只对密接人员集中隔离

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发布以来,各地正在迅速贯彻落实,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等方面采取更精准的措施。截至17日12时,整治“层层加码”问题专班已累计转各地群众投诉问题线索13万条,办结率达99%,群众投诉量明显下降。

1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既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保障二十条措施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特殊人群可免查核酸证明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说,今后,国内发生聚集性疫情,只有密接者需集中隔离。在取消对密接的密接判定的同时,各地对于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检测、快管控,一旦密接者核酸检测阳性,第一时间进一步开展密接者的调查和管控。

二十条措施对常态化核酸检测和发生本土疫情后的区域核酸检测做出明确规定,“既不能层层加码,也不能随意减码”。沈洪兵说,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要严格落实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要求,做到应检尽检,确保高质量、符合频次要求的核酸检测,不得随意不检、漏检;也不能擅自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如果当地疫情仅有零星的感染者,传播链条清晰,在没有社区传播风险的时候,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当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的区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没有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感染者活动频繁、停留时间长的其他区,可基于流调研判,划定一定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原则上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以停止全员核酸检测。另外,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予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加强方舱医院建设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为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实现对患者的分级分类救治,我国持续加强定点医院建设。定点医院配足配齐救治床位,重症监护单元床位要达到医院床位总数的10%;同时,加强方舱医院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对日常医疗资源的占用,统筹好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与日常的医疗服务保障。

另外,各地二级以上医院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并且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可疑的患者要尽快甄别,如出现阳性感染者,要迅速转到定点医院或者方舱医院进行救治。

核酸采样点布局也要进一步优化,各地对采样点实行网格化设置管理,覆盖辖区服务人群;向社会公布辖区内所有核酸采样点信息,建立和完善电子地图,并及时更新,方便群众查询并就近就便采样;合理安排采样时间,优化采样人员班次,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灵活错时错峰提供采样服务。各地要做好采样点供需情况的监测,密切关注群众检测需求,针对人口密度较大、人流量较高的社区或场所,通过增设采样点、增加采样人员等方式,扩大采样服务供给。

继续坚持“落地检”

为有效防范疫情扩散蔓延,跨区域流动人员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抵达目的地后要按照属地要求进行“落地检”,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人员需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说,“落地检”与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要求并不相悖。在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下,通过“落地检”可有效防范人员在出发地核酸检测漏检,以及旅途中辗转可能被感染等诸多不确定风险,“对于现阶段疫情防控非常必要,要继续坚持,保护出行人员健康。”

二十条措施还提出,各地要分类有序做好滞留人员的疏解。沈洪兵说,疫情发生地滞留人员较多时,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加强与目的地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扩散的前提下稳妥安排。目的地要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收滞留返回人员,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的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扩散,也不得加码管控。

相关新闻

跨省旅游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 实习记者 柴嵘)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晓勇介绍,根据最新的风险区划定管理办法,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

文旅部明确提出,跨省游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跨省交通工具,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对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旅行社要积极引导游客主动进行核酸检测,推动防控关口前移。

此外,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继续暂停,暂不恢复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团队旅游业务。

责任编辑:王大治(QJ0026)作者:记者 李祺瑶 实习记者 柴嵘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