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时光]今朝更好看——这是一座更加和谐宜居的北京城

2017-10-17 14:3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10月17日讯 这里保存着最完整最鲜活的古老文化形态,这里不断催生崭新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态度,这里包容着无数人对未来的渴望。是的,这就是北京。

“舍”与“得”是北京所做的最艰难的一道选择题,粗放低端的被舍掉,绿色和民生被放大,背街小巷治理、水环境整治、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更加和谐宜居的北京,北京越来越“好看”了。

在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原本是棚户区拆迁闲置的空地,如今建起了一个七人制足球场和两个五人制足球场。“孩子特别乐意来足球场锻炼,周末经常一呆就是一整天。从开始不喜欢运动到现在学会了颠球,特别利索。”眼瞅着儿子远离电子产品,爱上了运动,变得越发精神,身为妈妈的薛征由衷地高兴。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街道金台社区有一座名为金台小憩的街角花园。它的前身是一片临时搭建的平房,属于违法建筑,被出租用来经营水果摊、超市、饭馆等。图为整治前后对比图。呼家楼街道供图 千龙网发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街道金台社区有一座名为金台小憩的街角花园。它的前身是一片临时搭建的平房,属于违法建筑,被出租用来经营水果摊、超市、饭馆等。图为整治前后对比图。呼家楼街道供图 千龙网发

玲珑古朴的木质凉亭、争芳斗艳的月季花、韵味十足的孝道文化墙……在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街道金台社区,一座700平米的街角小花园让居民感觉脸上特“有面儿”。

“现在不少亲戚朋友过来都特别羡慕我们的居住环境,连附近社区的居民也都愿意来这边参加活动。”居民张敏玲阿姨满脸自豪。你一定想不到,小花园的“前生”竟然是一片临时搭建的违法建筑。

老蔺在前门草厂二条胡同生活了60多年,他是一名摄影爱好者,镜头总是喜欢记录老胡同里的生活。从三里河整治开始,他就一直记录这里的故事。“以前这里又脏又乱,胡同窄小狭长,全部是破败的房屋和凌乱的架空线;可如今水乡美景尽收眼底,河道里的荷花也开了,这些都是过去老北京胡同里难有的景象。”

城六区让人眼前一亮,远郊区更是大变样。

2013年,怀柔区宝山镇在旧转年村北侧开始新村建设,将鸽子堂、后沟、转年、大河东四个自然村集中在一起,建设成一个大型社区。图为转年新村一隅(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万小军摄

2013年,怀柔区宝山镇在旧转年村北侧开始新村建设,将鸽子堂、后沟、转年、大河东四个自然村集中在一起,建设成一个大型社区。图为转年新村一隅(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万小军摄

北京市密云区溪翁庄镇尖岩村,因为土地资源极度匮乏,又无产业,曾经是出了名的穷山村。2012年,村里来了位第一书记王书平,她带领村民改造危房,打造“栗子宴”,短短五年光景,这个落后穷山村,悄然蜕变成了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的美丽样板乡村。

57岁的村民吴贺云是“嘎嘎香农家院”的主人,3年前还是低收入户的她,如今靠着自己的农家院和一桌桌美味的“栗子宴”,年收入达十七八万,日子过得十分红火。

最近,怀柔区宝山镇转年村村民谢公瑞正在忙着收拾自己的新居。要知道,过去的转年村可是有名的险村,因为挨着白河,又背靠着大山,雨季有洪水和泥石流隐患,一进入汛期,镇里、村里就高度紧张,随时准备转移,每年都得折腾上几回。

2013年,新农村建设启动,谢公瑞的房子从简陋的民居变成了三层“小洋楼”。“以前的房子常年见不到太阳,冬天还特别阴冷。”新楼房朝向阳面,阳光直射进屋子里,又大又亮堂,谢公瑞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回来住不下了。

今朝

点击图片进入“喜迎十九大·今朝更好看”专题页面

责任编辑:柳杰(QJ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