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北京团代表畅谈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

2017-10-23 14:41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原标题“”北京团代表畅谈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冯培代表

教育要走向全方位育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总书记报告中对我们高校教育者提出的要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冯培代表认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人薪火相传,高校教育要努力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格局,让青年人的青春抒写在中国大地上。

冯培说,总书记的报告回答了一个世界性的哲学问题: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报告开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回答了“我们党是谁”;第二部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回顾总结了党走过的辉煌历程和基本经验,是在阐述“党从哪里来”;从第三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开始,用最多篇幅论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要怎么干”,就是回答“到哪里去”。

冯培认为,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教育行业也得加快供给侧改革步伐,以适应百姓对更高质量、更美好教育的需求。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内装修”的时代,大厦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好了,需要的是一次结构性、针对性的改革。“我们不光是要拥有更好、质量更高的高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得培养出一流的人才,特别是对一流大学来说。”冯培说,现时代的青年学生成长在开放的世界中,拥有开阔的视野,也更理性、更自信、更有个性。教师们如何在青年学生的培养中同向同行,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格局,这是对所有学校的拷问。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人薪火相传,我们要把自身感动转化为行动,把自身思想转化为学生未来理想,让中国高等教育走到世界前端。”

李希贵代表

教育要从小埋下创新种子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提起总书记在报告中写给青年的一段话,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代表觉得饱含深意。李希贵说,要从中小学教育开始,给青年人埋下创新的种子。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总书记对青年的期待,是一种高屋建瓴的谋篇布局,看的不是几年、几十年,而是远望未来几百年。”说起青年一代,和社会上一些批评的声音不同,几十年来一直和学生打交道的李希贵是赞誉有加,说他们比自己年轻时更好更强。“我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现在在清华大学读书,几天前她告诉我,要放弃进入大型律所工作的机会,继续深造,为的是毕业后能为国家环境保护法律的完善出一份力。”学生在写给老校长的话中说,时代赋予当下青年选择的权利,而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对社会、对国家投以真切与深沉的关怀,选择将自己所学回馈国家。

李希贵说,从中小学教育起,学校就要在课程体系设置、管理模式制定等方面努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让他们深埋理想和创新的种子,未来才能开花结果。“在教育领域,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所以得围绕怎么把学生培养成全面有个性的人才做文章。”他谈到,五年来,国家启动了高考制度改革,从过去只能文理分科变成20种组合,每一个学生能从中找到和别人不一样的学习路径和成长路径,形成不一样的成长方向和职业方向。选择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后,他们就会对某个领域产生热爱,慢慢成为行业脊梁,创新才能由此产生。

“今天,在建设一个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特别需要那些有个性、有专业的青年。”李希贵说,让学生达到开心、活心和静心,教育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

蒙曼代表

文化精髓深入基础教育中

在北京团的代表中,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蒙曼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自信”是铸造中国魂的工作,要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到基础教育中。

蒙曼谈到,人们可以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东西非常多,比如审美情趣、传统智慧,但最重要的还是道德。中国文化是一个道德优先的文化,儒学就是圣人之学,“仁义礼智信”是个人道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家庭道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社会道德。

蒙曼表示,“这些内容,无论是对个人修为、社会和谐,乃至于对建立新型外交关系,从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蒙曼认为,过去的五年,是文化发展上最有作为的五年。如果说之前中国文化一直在“长身体”,这五年则是实实在在的“长精神”。“文化自信”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件“长精神”的事情。这表明,社会发展不再单纯用经济指标衡量一切,而是一种综合实力的考量。

联系到教育工作,蒙曼表示,就在7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了,统编历史、语文、法治等方面的教材,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到基础教育之中。“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更广泛地融入教育体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积极投身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梳理和传播之中,为推进党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程维代表

翻译人才要讲好“中国故事”

“总书记报告对青年人讲的一段话,字里行间透露着对青年人所寄予的厚望,听完令我非常感动,也能够想象到学生们的振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程维代表喜欢把翻译比作文化间的“摆渡者”。程维说,外语院校也要按照报告精神全方位育人,培养出一批讲得好“中国故事”的翻译人才。

程维说,十九大报告中关于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于高校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和希望。以她所熟悉的外语院校来说,就要求学校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立足于外语特色,更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能让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形成“两张皮”。“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育改革方面入手,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有家国情怀、有‘中国心’的国际化人才。”

如何培养翻译人才的家国情怀和“中国心”?程维认为,改革可以从教材编写开始,把更多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到外语教材之中,让学生在接触西方文化之时也不远离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对于“中译外”人才的培养,为国家、为首都培养出一批会讲“中国故事”、也讲得好“中国故事”的翻译人才。

“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中外人文交流需要更多优秀的、会讲‘中国故事’ 的翻译人才,这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程维说,这种文化自信不是要把中国文化强加于人,而是在国际社会交往中多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让更多人了解一个全面的中国、全面的中国文化。“我想,这是我们外语人责无旁贷的事情。”

本报记者 赵莹莹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