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时光]北京市成立儿科协同发展中心

2017-10-24 03:19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本市成立儿科协同发展中心

设立“首席专家”团队,联合完成各单位疑难危重疾病会诊、启用智能辅助诊疗工具、未来五年市属医院儿内科力争实现与儿童医院同质化……10月23日下午,北京市属医院儿科、消化内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正式启动。儿科协同发展中心由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牵头,消化内科由北京友谊医院牵头。

北京市属医院儿科、消化内科资源共享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除了北京儿童医院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这两家儿童专科医院外,北京市属医院中16家医院设有儿科。但目前本市综合医院儿科只能涵盖儿童常见病、多发病, 其规模效应均受医院其他科室影响,人员配置不均,科研体量不足,医院重视程度不足,儿科甚至有面临边缘化的态势。

为发挥优势学科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北京市市属医院整体发展水平,昨日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正式在儿科、消化内科启动医学学科协同发展中心建设。据介绍,儿科协同中心由北京儿童医院作为牵头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作为联合牵头单位;消化学科协同发展中心,由北京友谊医院作为牵头单位。

协同中心成立后,两个发展中心牵头单位将与各大市属医院成员单位在联合研究 、双向转诊、远程诊疗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共同构建市属医院专科资源共享平台。例如,将建立北京市属医院急危重症儿童院前院内急救网络;探索北京市属医院儿童急危重症救治网络的运行方式,建立市属医院急危重症儿童救治和转运的技术规范,提高抢救成功率。

各领域专家组成“首席专家团”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北京市属医院有1482名儿科医师,儿科床位数为1854张,其中除儿童专科医院外儿科医师数仅占总人数的22.5%,儿科床位数占总床位数的26.1%,儿童就医主要集中在儿童专科医院。

“现在医院和医院之间还是有‘围墙’的,比如儿科,我们希望打通‘围墙’,让各医院的儿科医疗服务达到同质化目标。”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介绍说,协同中心成立后,将设立“首席专家”团队。首席专家团队由市属医院各领域专家、各亚专业学科带头人组成,联合完成疑难危重疾病会诊、培养学科带头人及专业技术骨干。

未来,将建设实现以市属医院“首席专家”为核心、以150-200名中青年儿科骨干为中坚的高水平医教研攻关团队,满足儿科、消化内科的发展需求。

年底推出儿童呼吸系统智能辅助诊疗

记者了解到,协同中心将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疗工具。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透露,年底将率先推出儿童呼吸系统的智能辅助诊疗工具,帮助本市偏远地区的儿科提升诊断能力。

“智能辅助诊疗工具基于北京儿童医院临床数据,实现儿患主要病种智能诊断,作为医生诊断、治疗的辅助工具。”倪鑫说,“比如在系统里输入患者的主诉,系统捕捉到这些关键词后,会提示三种疾病,帮助医生明确诊断方向”。

据了解,智能辅助诊疗工具选取各科5-10种典型疾病建立临床数据中心,实现基于北京儿童医院临床数据实现患儿主要病种智能诊断,在市属医院间推广应用,提升市属医院儿科诊断识别准确率达到85%以上。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