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十九大刚刚闭幕,海淀区召开十九大精神学习报告会。党的十九大代表、北京市十一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李希贵向海淀区党员干部宣讲了十九大会议精神。这次学习报告会以现场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64个分会场)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全区3000余名党员干部听取宣讲报告,参加人员还有部分地区单位代表和非公科技企业党员代表。
将十九大报告精神带回家。在昨天的报告会上,李希贵紧扣十九大报告精髓,讲起了自己参加大会的切身感受,还绘声绘色地“重现”了不少北京团讨论的精彩场面。
作为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对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办好网络教育”和“学习型政党”深有感触。他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学习型政党,“这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教育不能完全做到。”当前,技术巨变使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人们将产生焦虑——我今天接受的教育是否能应对未来的职业、生活需求?而网络教育需要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模糊了学校的边界,每个人都将拥有若干条起跑线。面对技术对教育的改变,解决的出路在于:要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从“学历”变为“学力”。“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将是学校教育下一步的重中之重。”
参加报告会的滴滴出行党委书记陈华江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很多让人振奋的关键词,“滴滴作为出行行业的典型代表,最让我们振奋的是其中的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和共享经济。”陈华江说,目前平台上有超过20万辆新能源车,未来这个数字将会超过100万,将对环保产生巨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