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成为新时代最美民生愿景

2017-10-26 08:34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美丽中国成为新时代最美民生愿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新时代带给人们新愿景,美丽中国让人们充满期待。十九大报告提出“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建设美丽中国,物质、精神和生态方面的财富一个都不能少。这也是“五个文明”更感性和更触及公众心灵的诠释。近年来,中国强起来、富起来、高起来了,但是也带来了诸多烦恼,最难堪的就是生态文明有短板。没有了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有更多的财富——金山银山,中国也美不起来,人民也缺乏幸福生活体验。

十九大报告规划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就是民生福祉的最大关切,也将国家战略的宏大叙事与民众生活的日常关切形成了同频共振。绿色发展的成果显著。经过治理,公众诟病颇多的大气污染得到了控制,蓝天白云的天数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的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都下降了30%以上。全国酸雨区面积比例由历史高点的30%下降到去年的7.2%。森林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16.6%提高到22%左右。2016年水力、电力、风力和核能占到能源总消耗量的20%,2012年,这一数字仅为14.5%。

中国没有重复西方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当经济进入新常态,绿色发展变成了实践。这和调结构的供给侧改革同步进行,中国发展理念实现了更新升华。绿色发展理念也扭转了各级地方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在民间,也形成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促使全社会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从顶层设计到中端执行再到民生层面,绿色发展成为社会共识,这也成为美丽中国从宏图变现实的驱动力。自上而下的强监管,打破了权力和市场主体利益捆绑的侥幸。环保督查越来越严,使地方政府不得不、也不敢不将绿色发展落实到位。每年秋冬季的雾霾天,导致了环保督查的常态化,并形成了长期有效的震撼力,关停并转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这和供给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形成了合力。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倒逼政策面和监管者对落后的生产方式毫不手软。

摒弃落后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落实绿色发展,并未造成经济增长的迟滞,而是让中国经济更具发展后劲和活力。数据显示,主要城市的调查失业率已经降到近些年来最低水平。显然,加强环境保护,去除落后产能不仅未影响就业,反而催生了新的就业增长点。因为中国的新经济业态发展迅速,借力“互联网+”的电商经济和共享经济,在全球首屈一指。

网约车、共享单车、移动支付,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也成为全球市场追捧的新业态。大数据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业态,内生动力是科技创新,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无污染。这是中国带给全球的印象,也成为中国享誉全球的新型软实力。美丽中国,在信息时代得到了全球的确认。

追求绿色发展理念的中国,经济增长也持续维持在中高速增长的区间。今年第三季度的成绩单,高于全年预期,而且超越印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屈一指。当美国放弃清洁电力计划和退出《巴黎协议》追求所谓“美国优先”时,中国用绿色发展的成绩单让世界感叹:“美国优先”的美国不再美丽,绿色发展的中国才更美丽。

美丽中国需要绿水青山和蓝天碧水,但不是回到农业时代的田园风光。那是乌托邦的幻想——美丽中国是现实主义的——现代化是核心,绿色发展是主旨,科技创新是动力,民生可感是目的。中国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美丽中国会让中国更美丽。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作者:张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