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学生主题班会读报告谈十九大精神

2017-11-07 09:4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11月6日傍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走进本校食品学院应用化学专业162班,仔细倾听了该班13名大二学生在“我来领读十九大报告”主题班会上的发言。图为孙宝国院士在台下倾听大学生们的发言。千龙网记者 于振华摄

11月6日傍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走进本校食品学院应用化学专业162班,倾听了该班13名大二学生在“我来领读十九大报告”主题班会上的发言。图为孙宝国院士在台下倾听大学生们的发言。千龙网记者 于振华摄

千龙网北京11月6日讯(记者于振华)11月6日傍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走进本校食品学院应用化学专业162班,倾听了该班13名大二学生在“我来领读十九大报告”主题班会上的发言。孙宝国院士结合食品安全专业特点,以生动有趣的故事,给大学生们上了一堂《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微党课。

原原本本读报告,真学真懂谈心得

在此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上,千龙网记者在现场看到,由学生在先期阅读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基础上,采用分章导读、班主任点评的方式进行。13名学生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过去5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文明、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和平发展、党的建设等13个方面的主题内容,进行了导读和解读。

其中,李慧敏同学在对“过去5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部分进行导读时谈到,2017年注定不平凡,承接了党的第一个100年和第二个100年,是一个崭新的历史坐标。“何其有幸,年轻的我恰逢盛世,见证了国家繁荣富强的时刻。我们应不辜负党的厚爱,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切实担负起家国大任。”

荣晏同学畅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学习感受时提到,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新理论为标志。

孙羽佳同学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部分进行解读时谈到,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仅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应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十分先进的国家。我们要践行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措施,进一步坚持新发展理念,切实把生态资源更好地转化为生态资本,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已经结束中缅边界维和任务、退伍返校的迟越凡同学结合入伍经历,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之路的核心要义。

11月6日傍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走进本校食品学院应用化学专业162班,仔细倾听了该班13名大二学生在“我来领读十九大报告”主题班会上的发言。图为孙宝国院士在为大学生们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千龙网记者 于振华摄

11月6日傍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走进本校食品学院应用化学专业162班,仔细倾听了该班13名大二学生在“我来领读十九大报告”主题班会上的发言。图为孙宝国院士在为大学生们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千龙网记者 于振华摄

院士校长讲微党课,专业视角解读获掌声

本次班会邀请了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院士,他为同学们讲了题为《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微党课。他从应用化学专业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我们的使命、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食品产业的发展3方面,为同学们解读了党的十九大精神。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美食,健康、美味、方便、实惠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食品发展大趋势。”孙宝国校长还以生动传神的语言,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贵州贫困山区生产白酒脱贫的故事,来解释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首先是健康。因此,他认为食品研发、生产要坚持“风味、健康双导向”,让所有食品成为健康食品。

孙宝国认为,人民关心的是食品安全,享受的是食品的美味,追求的是身体健康;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味、方便、实惠的食品的需求,是所有应用化学专业科研人员和学子的使命。

孙宝国校长深入浅出地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赢得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据北京工商大学学生处处长、学工部部长吕素香介绍,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该校将在全校开展“读报告学楷模 话成长”班会活动,包括“我来领读十九大报告”主题班会和“青春楷模——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两个主题班会,班会由班主任支持,主题班会将实现学生学习全覆盖。

此外,该校精心设计班会内容,制定了包含班会目标、要求、组织和反馈等具体内容的班会指引,并为每位同学发放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校每个班级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将陆续开展两个主题班会活动,同时学校还将开展专题讲座报告、党支部微党课比赛、“十九大报告知多少”知识竞赛、参观实践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等活动,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时对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对青年提出的新要求、新期望,用奋斗书写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大治(QJ0026)  作者:于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