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曾经黄沙漫漫、环境恶劣。如今经过三代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库布其沙漠三分之一披上了绿装,成为全世界唯一一座被成功综合治理的沙漠。近期随着中央15家媒体的密集报道,这里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如果说第一代治沙人,是在沙海孤岛中家园的守护者,第二代治沙人则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创新实践,向沙漠要效益,让沙漠逐渐变成了绿洲,第三代治沙人,为库布其沙漠增添了更多色彩。
每天早上8点开始,近万名中外游客分批坐上高空缆车,穿越茫茫绿化带,抵达黄沙漫漫的沙漠腹地。鄂尔多斯迎来最“热”旅游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沙漠治理由单纯治沙向生态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并举转型,千百年为沙所困的库布其人,开动脑筋开发林沙资源,书写着一个个“点沙成金”的传奇。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库布其沙漠变身绿洲,吸引着治沙人的目光,也吸引着更多的游客。目前,一个沙漠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在这里形成:沙漠观光、沙漠越野、沙漠休闲度假等。今年上半年鄂尔多斯市旅游收入突破200亿元,沙漠旅游无疑是当地旅游的金字招牌之一。图为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七星湖景区。
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连年持续缩减。从风沙之源到绿色家园,库布其沙漠华丽转身,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为防治荒漠化提供了“中国经验”。
沙柳、柠条、甘草、沙棘、梭梭等治沙先锋植物,耐旱、耐寒、耐盐碱,既有超强的固沙能力,又有多种经济价值,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实现“绿富同兴”的目标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