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阻击战、总体战。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出发前,闺蜜叮嘱我注意安全,问我:“我的婚礼你能回来吗?”我说:“对不起,请你先备选一个伴娘……”既然选择了征途,我便只剩下一腔热血报效祖国。
采购生活物资,这件在往常易如反掌的事情,对于今日的武汉民众来说并不简单。社区需要提前统计一家一户的需求,再把采购清单发给供货商,货送到了,为了防止人员聚集,还得分组进行分发。
17年前,刚工作不到一年的孙雪莲在急诊工作中接触到疑似非典患者,患者确诊之后,孙雪莲便跟医院申请,转入到了传染病房工作。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她又一次义无反顾地冲到了一线。
自除夕夜始,数千名军人前赴武汉投入新冠肺炎阻击战,其中大部分都是女性。我们看到她们义无反顾的背影、英姿飒爽的军容、无怨无悔的付出,每一位都是坚强的战士、无畏的巾帼。
穿上防护服,他们是战士;脱下防护服,他们是“大孩子”。在武汉抗疫一线,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身份不同,有护士,有志愿者,有辅警,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00后”。
一开始并没有防护服。武汉封城之后,公共交通停摆,医护人员的出行一度成为难题。当地志愿者自发组织爱心车队,拉微信群和医护对接,义务接送。1月26日,王永朋就进了群。
作为武汉市江汉区公安分局民权街派出所一名基层民警,因为参与一线防控工作,自1月23日关闭离汉通道之日起,他就没有再回过离所并不远的家。
蔡桃英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她的丈夫也是新冠肺炎感染者,自己在医院工作时也为不少感染的重症患者而揪心,“我愿意一直捐献到疫情结束的时候。”
“现在是谁负责?”“医生在里面。”“不要里面的,我就要找在外面负责的医生。”“是我!”“我们随机问你一下患者的情况”“啊?我是肾脏科医生,不熟悉情况。”“你知道多少答多少”。
在武汉市黄陂区天河三路附近,一块人烟稀少的荒地上,矗立着一座灰色的仓库和一排集装箱板房。这里是450名蓝天救援队志愿者奋战了近40天的基地。
2月23日,首批上发热门诊的31名护理组成员被医院按下“暂停键”,强制休息。陈春丽只休息了一天,24日又出现在发热门诊。“小孩送回老家了,我感觉还行,对工作很熟悉,就多坚持几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