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兴业证券:行业的头部化趋势明显,360金融市占率有望提升

2019-02-27 09:38 北国网

来源标题:兴业证券:行业的头部化趋势明显,360金融市占率有望提升

近日,国内知名证券公司兴业证券计算机团队发布研究报告,从“3W”(即Who、How、Where)三个方面深入剖析金融科技独角兽——360金融(NASDAQ:QFIN),认为与同行相比,虽然公司起步晚,但是360金融也拥有上市平台优势、资金来源优势等发展便利条件,且2018年前3季度的ROE高达54.1%。在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向头部公司集中的大趋势下,360金融的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同时,新旧会计准则的切换,也为360金融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360金融资金获取能力强,主要来自金融机构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360金融的商业模式为T2B2C,即360金融平台作为科技企业,发挥着中间商的作用,一边连接着有借款需求的C端用户,另一边连接着B端金融合作伙伴,为金融合作伙伴推荐匹配的优质借款用户,并帮助其为优质借款用户提供定价合理、方便快捷的信贷解决方案。

同时,由于传统银行在消费贷方面获客成本高,且较难定价,为了覆盖成本则需要以提高授信额度、增加违约率为代价,而360金融凭借领先的金融科技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为金融合作伙伴推荐高质量的借款用户,以及包括借款人风险评估与匹配、工作流程自动化、先进的风险管理机制等平台管理工具。目前,360金融资金来源供给方主要以区域性银行为主,同时还有部分国有银行等金融合作伙伴。公司目前已与20多家银行成为合作伙伴,有效保证了资金来源。

兴业证券研报还分析,360金融虽然起步晚,但率先实现了上市,能够从资本市场获得发展资金,这是其他平台所不具有的优势。360金融首次公开发行募资总额5115万美元,净收益主要用于一般企业用途、研发和培养团队开支以及潜在收购和战略投资等。上市将会为公司带来更大的融资机会和发展空间。可以说,360金融能在与其他互金公司的对比脱颖而出,其资金获取能力功不可没。

同样基于对360金融的资金获取能力的认可,全球知名投行花旗此前也发布研报给予360金融“买入”(BUY)评级。花旗研报认为,得益于360的支持、较低的放款利率和出众的风险管理能力,360金融超过70%的资金来自于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而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在市场紧缩的环境下为360金融提供了良好的缓冲。

 

图:花旗研报指出,360金融的大部分资金来自传统金融机构

盈利大幅提升,多家券商看好360金融未来

除了极强的资金获取能力,360金融的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也大幅度提升。兴业证券研报显示,360金融自成立以来,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8年9月30日,360金融累计促成贷款总额944亿元人民币(137亿美金),同比增长405.8%;通过360金融的服务获得贷款的借款人累计640万,同比增长318.99%;贷款余额343亿元人民币(50亿美金),平均贷款金额逐年上升。同时,2018前三季度,平台平均授信额度9418元人民币(1371.3美元),单次提款金额平均4036元人民币(587.7美元),平均还款周期8.6个月。

图:360金融自成立以来,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再加上会计准则的切换,使得360金融的盈利大幅改善,按照新会计准则计算,则分别为7.88亿元、28.87亿元。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1亿元。兴业证券研报分析,随着公司业务体量的增加、以及新旧会计准则切换带来盈利数据的增厚,有助于公司获取更多发展资源,如融资的便利等,从而带来更好的发展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知名券商中信建投国际此前也发布股票研究报告,在给予360金融“买入”评级。研报称,与其他互金公司相比,360金融能在成立三年间实现飞跃式发展,优势在于360长期以来在网络安全方面积累下来的品牌和技术优势,这些优势使得360金融在风险管理和诈骗预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庞大的客户群体实现贷款量的不断攀升,360金融以贷款额为基础的服务费收入也稳步增长。

图:360金融业务规模增长迅速

具体来看,截至2018Q3,360金融累计贷款发放额为人民币944亿元,未偿还的贷款余额为人民币347亿元。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前三个季度的净收入总额分别为6万元、3.091亿元、14亿元。中信建投国际在报告中具体指出,由于收入增速远高于成本和费用增速,剔除股权激励影响,360金融已经实现盈利。

事实上,近几年来金融监管趋严、金融风险不断释放,小公司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与小平台相比,拥有大平台优势的头部公司发展机会更大。预计未来行业的头部化趋势将延续,360金融作为头部阵营的企业,市占率也有望不断提升,并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如此一来,360金融获得多家券商的关注和看好,也在意料之中。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