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陆金所控股董事长李仁杰:坚守金融本质 服务普惠金融

2019-10-10 15:00 中国经营网

来源标题:陆金所控股董事长李仁杰:坚守金融本质 服务普惠金融

近日,陆金所控股董事长李仁杰接受央行主管的报纸《金融时报》专访,他表示,金融科技要坚守金融本质,服务普惠金融,以科技助力供给侧改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金融业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0年春华秋实,在金融业实现沧桑巨变的过程中,金融科技作为以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也成长为推动金融市场发展、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一支重要的新兴力量。

陆金所控股董事长李仁杰认为,科技应用正在切实解决金融服务的难点与痛点,但其本质仍是金融,金融业务势必要持牌经营、接受监管。金融创新与监管规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应对真正的金融科技与那些打着金融科技名义实质是民间借贷线上化甚至是非法集资的行为进行区分。未来,金融科技行业将形成头部效应,并且得益于头部企业的规范发展,使行业整体更加合规化。目前,金融科技已深入陆金所控股生态圈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ToC/B/F/G端的战略生态圈,陆金所控股将持续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实现金融服务的转型升级。

问:我国已迎来金融科技发展浪潮,如何评价金融科技对于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产生的作用?

答:得益于前沿技术的迭代创新,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如摩根大通、汇丰、花旗等众多国际知名金融机构,通过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建设开放银行平台等模式,探索数字金融的发展,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将金融服务下沉,触达更多传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人群。

回看国内,在国家发展金融科技的战略部署下,中国的金融科技企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普惠金融领域,发挥了积极、正向的作用。这两年,IMF连续邀请了央行、银保监会以及国内金融科技标杆企业的代表,赴华盛顿出席金融科技研讨论坛,介绍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并着重分享在普惠金融领域的经验。

在另一方面,我也一直强调,金融科技是用科技的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其本质仍是金融,金融业务势必要持牌经营、接受监管。金融科技现有成绩,不仅是技术驱动的成果,更是坚守金融本质和规律的体现。

总体而言,金融科技对于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赋能金融服务体系,进而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优化金融体系结构;第二,解决传统金融服务的难点与痛点,践行数字普惠金融;第三,推动监管科技的运用与发展,赋能金融监管的高效执行。

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金融科技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将获得何种发展机遇?金融科技企业当如何作为?

答:坚决拥护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尤其在当前经济增速换挡时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非常必要、及时的。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中国当前的金融体系太过依赖银行的间接融资,应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的占比。其二,银行的间接融资又过于依赖全国性的大银行,而且容易受阶段性的政策影响,在反映市场需求上力量较弱,应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其三,金融服务的体系也应是分层次的,以真正实现金融普惠。过去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融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不足,因此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G20峰会上提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国家战略目标。但实践中无论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实际上还存在回归传统、倾向大企业的情况,这与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有不小差距。

监管强调金融机构的风控不能外包,但很多中小金融机构没有大机构的资源,所以需要相应的新技术来解决,比如学习国外的开放银行模式,协同服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赋能于获客、风控、运营、客服等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切实解决金融服务的难点与痛点,触达传统金融体系难以覆盖的群体,真正实现普惠金融,有助于实现金融供给侧改革。

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金融科技行业总体风险状况如何,该如何把握金融创新和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

答: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金融科技风险。金融科技一词诞生于美国,是“FinTech”的直译,传到国内后与“互联网金融”概念混淆在一起,甚至被污名化。有些企业既不从事科技,也不是金融机构,却打着金融科技旗号从事民间借贷线上化、非法集资等业务,这些业务引发的并不是金融科技风险。民间借贷在中国由来已久,也早有相应的监管要求和管理办法,如何管理有章可循。对于真正的金融科技或引发的风险问题,如数据的安全使用、客户的信息保护等,我们要通过明确授权机制、数据使用脱敏等方式加强防范。

责任编辑:陈宏旭(QV0021)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