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显身手 奋进正当时_千龙网

< >
  • 2.4亿片!你戴的美瞳,两成与这个西北小镇有关

    黄河之滨的甘肃省白银市,有个叫王岘的小镇。这个小镇的一片荒滩地上,如今崛起了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个并不出名的开发区,却“藏”着我国最大的彩色隐形眼镜生产企业。这家名叫甘肃康视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国产美瞳“销冠”,年产美瞳镜片2.4亿片,占了国内市场份额的两成,年产值约2.3亿元。产品还漂洋过海,远销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 扎根“粤”沃土 民企信心足

    作为全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广东拥有超1800万户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无论是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还是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民营企业都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在广东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提供肥沃土壤的同时,民营经济也为广东构建科技产业互促共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了坚实力量。

  • 面包“总动员”!“走”天下也“香”家乡

    在江西东部的大山内,有一个常住人口不到10万人的小县城,靠做面包走出了20多位亿万富翁、160多位千万富翁,这就是“中国面包之乡”——资溪。我们熟悉的“鲍师傅”“詹记”“泸溪河”等品牌,都是资溪人闯荡中国面包界的缩影。

  • 年创汇千万美元!小提琴之音“响”彻世界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数据显示,全球90%的小提琴产自中国,而中国80%的中高端手工提琴来自确山。一边是中原腹地的革命老区,一边是西洋乐器的“首席皇后”,看似不沾边的两者,却在确山县真实地联系到了一起。

  • 打好“组合拳” 着力强韧性——当前各地各部门稳企业政策举措观察

    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四稳”,其中之一就是“稳企业”。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应对外部困难挑战、增强自身竞争力、提振发展信心,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 “智造”10万台服务机器人,“小巨人”擎朗有大梦想

    出差住酒店,门铃响起,机器人把外卖直接送到门口;在餐厅吃饭,一台机器人从人缝中穿过来,把菜品送到餐桌边;在医院,机器人将药品、标本第一时间送到相关科室……这些新体验背后,是服务机器人行业的爆发式增长。

  • 民营经济谱新篇|以“稳”提质促外贸 民企跑出“加速度”

    各地持续加力扩围“两新”政策,进一步优化流程、提升服务,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各地还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

  • 民企来了博士毕业生:这里的舞台一样广阔

    博士毕业生为何会选择入职企业?企业又如何创造条件激发博士们的创新潜力?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其中的几位博士,请他们谈谈职业选择时的初衷以及工作中的创新感受。

  • 硬技术+强韧性 深圳民企“出海”成功的背后密码

    虽然当前全球的经贸形势面临着高度不确定性,但挑战中也孕育着机遇。数据显示,民营企业的表现格外亮眼。深圳龙岗区的一家电助力自行车企业,从10平方米的创业小屋起步,如今已将“中国制造”出口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见证了一条从“熬”到“闯”的坚实出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