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同步可重构莫尔纳米激光器、朱雀二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29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在京举办,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
中国首个长时长、高一致性、高动态性视频大模型Vidu,中国空间科学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发布首批图像……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于4月29日举行。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回顾本届论坛年会总体情况时表示,五天的论坛年会实现了多个“首次”。
论坛年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围绕“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这一主题,就科技前沿和热点议题展开交流研讨,举办了近120场活动。
现场活动以“引领ADS Pro技术创新,共创显示产业未来”为主题,邀请科技企业、科研机构产学研专家、生态合作伙伴及众多主流媒体齐聚一堂,不断深化合作、协同共建创新平台。
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700余名北京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用热情周到的服务,为活动顺利举行保驾护航。在嘉宾接待、咨询引导、会场服务等11个组别的30类岗位上,流动着一道靓丽的“微笑风景线”。
大模型行业应用现状如何?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现场发布《北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应用分析报告》作出回答。
“作为一名女科技工作者,我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科技创新实践,扎根基础研究、潜心技术攻关,创造出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为论坛送来了寄语,她表示,女性为全球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她”力量。
在日前举行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中关村丰台园收获满满:签下包括康奈尔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在内的5家招才引智学联伙伴,5家国际知名高校留学人才创新企业也签约入驻。
日前,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举行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北京市首家集“政务+文化+生态+市场”要素于一体的“国际人才港”揭牌,落户丰台南中轴地区,为国家文化和国际交往功能核心承载区再添人才新地标。
如今,AI大模型已渐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不少人利用大模型处理日常工作任务。论坛中,4项人工智能和数字化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发布,将人们对AI大模型的想象继续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