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玄曾创建“北府军”是“史上最强的军队”之一(2)

2015-11-06 09:41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谢玄曾创建“北府军”是“史上最强的军队”之一

谢玄创建了“北府军”

东晋的朝廷一直软弱无能,原因是皇帝始终在做“和事老”,平衡几个大族的关系,打仗基本靠地方军阀。就像一个“名誉主席”,没有实权,要看地方大员的脸色。一旦实力最强的荆州兵造反,建康就吓得发抖,哭着喊着徐、兖二州的军队来救驾。

谢安感到深深的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啊,没有嫡系部队,就像现在没钱一样,说话不硬气。

他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今东山等地区)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后来又兼任徐州(今苏北等地区)刺史。

于是,一流的军队“北府军”(又称“北府兵”)就此诞生了。

“北府”是什么意思呢?

徐、兖两州基本合二为一,治所(行政中心,类似于现在的省会)在京口(今镇江)。

京口在长江以南,东晋时属于扬州,兖州、徐州在江北,八竿子打不着,相当于这个省的省会放在了另一个省的地盘上,太奇怪了吧。

原来从东晋初,京口虽然是扬州的“亲生儿子”,但早就“过继”给了徐州,和徐州成了“父子关系”。

当初,祖逖渡江避难,到达泗口(今江苏徐州)后,被司马睿任命为徐州刺史,后来他继续南下,就住在了京口。祖逖誓师北伐,也是从京口渡江北上。

苏峻攻破京城后,北方的“流民帅”郗鉴为了围攻建康,也是以京口为作战大本营。平定叛乱后,郗鉴任徐州刺史,大本营也在京口。

当时东晋把徐州、兖州、青州这三个州以及扬州的晋陵郡(包括京口)划为同一都督区,郗鉴就是这个“大军区”的负责人。

因为京口处在建康的东北,而且管理的地盘多在北方,所以习惯上称为“北府”。

郗鉴在世时,为了安置北方的流民,从中挑选精壮的人,训练组军,成了“北府军”的雏形。因为作战勇敢,桓温曾说:“京口酒可饮,箕可用,兵可使。”

谢玄到任后,整个广陵(今扬州)和京口聚居着北方的流民,谢玄大规模地招募,日夜操练,威震大江南北的“北府军”正式问世。

责任编辑:张普(QN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