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宝笈 乾隆的宝藏清单(4)

2015-11-10 14:55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石渠宝笈,乾隆的宝藏清单

艺术路上的知己

2015年9月,故宫延禧宫,古代字画珍品布置一新,静静地等待参观者。

乾隆对传统文化的爱好与推崇,总是跟其政治苦心纠缠在一起。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在谈到续编《石渠宝笈》的用意时,他特别强调,这些书画不是玩赏的对象,而是教导百姓的教科书。“是岂可与寻常墨迹相提并论,以为几暇遣玩之具哉?”无论是组织编修《四库全书》,还是《石渠宝笈》,乾隆都是为了统一文化传统,为子孙统治的长治久安而考虑。

《石渠宝笈》的编写者,都是乾隆极为信赖的文人。初编的主要作者有张照、梁诗正、励宗万等。乾隆跟这些大臣们反复研讨,仔细核定每幅字画的品级,交情十分深厚。其中张照更得乾隆青睐。

张照是康熙年间进士,本有罪在身,后经乾隆特赦,专门从事书画收集与整理。他的书法造诣很深,初学董其昌,后多有创新,为“馆阁体”代表。《石渠宝笈》初编修完后,乾隆非常高兴。可惜不久,张照就在奔父丧途中病逝,乾隆十分悲伤,觉得自己少了一位艺术路上的知己。

乾隆十一年(1746年),《石渠宝笈》的另外一位编者励宗万因收受贿赂,被人举报。乾隆对此十分恼怒,在上谕中特别提到,励宗万之所以敢如此大胆,所依仗的就是在编修《石渠宝笈》中跟皇帝积累的友情,“在懋勤殿行走编辑,朕或召见,讲论书籍,励宗万遂恃此虚张声势、纵放自恣。”不过最后处罚时,乾隆还是很给面子,将励宗万赶出内廷,送回原籍而已。

受励宗万事件的牵连,其他参与编修者,如张若霭、裘曰修等也先后离开内廷。张若霭来头很大,他是雍正最宠爱的大臣张廷玉的儿子,当年科举本来考了第一名,应该授予状元,但张廷玉觉得受恩太重,反复恳求,要求退出三甲之争,放弃了状元的身份。从编修人员的地位,就能看出乾隆对《石渠宝笈》的重视。《石渠宝笈》初编修完后,乾隆并未将编修人员解散,而是留在身边,不时讨论。

《石渠宝笈》(部分卷册)。

到了修《石渠宝笈》续编时,乾隆又召集了当时最优秀、最能干的文人参与。其中王杰是状元出身,书法精湛;著名儒学名臣阮元也被增补进这个班子。另外一位重要成员彭元瑞,甚至因为《石渠宝笈》躲过一次人生中的劫难。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他家侄儿犯罪,他因知情未报,遭人举报。乾隆对此大怒,将其撤职查办。但没多久,乾隆考虑其编辑《石渠宝笈》续编有功,又将其重用。

修撰《石渠宝笈》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二月,《石渠宝笈》续编完成,乾隆下令抄写5份,分别放在乾清宫、宁寿宫、圆明园、避暑山庄和盛京(今沈阳)。仅这项工作,就从翰林院里选出了20名书法出众的官员,花了整整10个月的时间,才基本完成。另外,乾隆还派八阿哥、十一阿哥、十五阿哥及刘墉、纪昀分别监督校对。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