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次二十国集团峰会(2)

2015-11-12 15:21 新华网

分享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历次二十国集团峰会

历次二十国集团峰会

中国在历次G20峰会上的意见和主张

华盛顿峰会

20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首次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上,胡锦涛主席作了《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呼吁国际社会采取包括加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深化国际金融监管等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尽快恢复市场信心”,同时明确提出了国际金融改革的方向和原则,以及重点实施的四点改革措施。

伦敦峰会

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峰会在伦敦举行。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 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全面介绍了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有效举措,深刻阐述了中国政府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看法和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和体系的立场,重点强调了中方加强金融监管、反对保护主义,重视发展中国家利益等主张。与此同时,胡锦涛主席还提出了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指导性原则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受到与会各方高度重视。

匹兹堡峰会

2009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峰会在美国匹兹堡举行。会上,胡锦涛主席作了《全力促进增长 推动平衡发展》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刺激经济增长”、“坚定不移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坚定不移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

胡锦涛主席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主张,主要包括:各国应该保持经济刺激方案力度;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要平衡和兼顾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影响;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大力推动国际新兴产业合作;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世界经济增长内在动力等。

多伦多峰会

2010年6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同心协力 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要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推动二十国集团机制化建设,加快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促进建设开放自由的全球贸易体制,提高发展中国家自我发展能力,推动世界经济尽早进入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对此,胡锦涛主席提出了三点重要建议,主要包括:推动二十国集团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机制转向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加快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促进建设开放自由的全球贸易体制。

首尔峰会

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五次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再接再厉 共促发展》的重要讲话。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我们要本着对历史、对未来负责的态度,站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发扬同舟共济精神,再接再厉,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为实现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这一目标,胡锦涛主席提出四点建议,包括:完善框架机制,推动合作发展;倡导开放贸易,推动协调发展;完善金融体系,推动稳定发展;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平衡发展。

戛纳峰会

2011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在法国南部海滨小城戛纳举行。胡锦涛主席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合力推动增长 合作谋求共赢》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我国对走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立场和主张。

为实现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这一目标,胡锦涛主席提出五点建议,即坚持在增长中兼顾平衡,坚持在合作中谋求共赢,坚持在改革中完善治理,坚持在创新中不断前进,坚持在发展中共促繁荣。

洛斯卡沃斯峰会

2012年6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七次峰会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胡锦涛主席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稳中求进 共促发展》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关于继续致力于保增长、促稳定的政策主张。

胡锦涛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坚定不移深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坚定不移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发展事业,坚定不移倡导可持续发展。

圣彼得堡峰会

2013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强调各国要放眼长远,要努力塑造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更加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