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职位的人选,中央绝对不可能绕过袁,而袁也必然在北洋内部物色。段芝贵如果转弯抹角地勾连载振,不仅绕的圈子太远,而且等于是拿载振压袁世凯,也得罪了北洋的其他够资格的同僚,这是官场上的大忌,段芝贵应不至于愚蠢至此,袁世凯更不可能愚蠢到令其得逞。
“官屠”炸弹
岑春煊的开炮,给北京的政局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从后来的形势发展看,瞿鸿禨、岑春煊等做了两手准备:一手是通过岑春煊与太后的特殊关系,进京觐见时给奕劻下眼药;二是赵启霖等联络御史,从公开渠道发难。
1907年5月2日凌晨,刚刚入京的岑春煊,得到了太后的单独接见。
第二天,中央修改任命,岑春煊不再需要到四川上任,而改任邮传部尚书。
邮传部掌控铁路、航运、邮政、电报,都是大清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于岑春煊的新任命,国际舆论相当狐疑。《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在5月14日写给总部的信中说:
“最近,在同一天里公布了两个任命,这个帝国的最开明的官员之一被任命为四川总督(赵尔巽),另一个是代表反动官员的人——虽然我还找不出证明来支持这一看法——被任命为邮传部大臣(岑春煊)。”
岑春煊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赶走奕劻的亲信、邮传部副部长(“侍郎”)朱宝奎。
连着4天,岑春煊每天都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单独接见,并进行长时间对话。而在对话中,岑春煊甚至尖锐抨击政治腐败和假改革,当然,矛头所指,正是长期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奕劻。
岑春煊抨击“假改革”的言论,虽然幕后有其所夹带的私货,但就其言论本身,却的确切中时弊。
岑春煊的开炮,给北京的政局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李鸿章的侄女婿、时年33岁的小官员孙宝瑄在日记中记述:
“岑帅之突至,以霹雳手段为政府当头棒喝,岂不使人可爱,岂不使人可敬?岑尚书乃一活炸弹也,无端天外飞来,遂使政界为之变动,百僚为之荡恐,过吴樾怀中所藏者远矣!”
晚清官场,岑春煊因为政崇尚严猛,经常参劾官员,而号称“官屠”,与“钱屠”张之洞(指张花钱如流水)、“民屠”袁世凯(指袁镇压民乱手段刚烈)并列天下“三屠”。
就在“官屠”岑春煊引爆了他的“反腐炸弹”后,“三菱公司”的御史们也发起了第一轮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