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军费预算增7%至8%

2016-03-05 02:50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今年军费预算增7%至8%

4日,人大发布会结束后,媒体仍围在傅莹身边提问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从外交部到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傅莹的工作始终绕不开“外交”这两个字。

上个月,她在第52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就国际秩序发表的讲话,还一度引发国际舆论热议。

对于国际媒体而言,昨天的发布会现场也是向傅莹发问的极佳场合,共有来自美国(2家)、德国、俄罗斯、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6家外国媒体获得提问机会。

中美关系、南海问题、军费与国防建设、朝核安全等常被提及的话题热度依然不减。

关键词一:制裁朝核试验

制裁朝鲜不是目的 是为了解决问题

两天前,联合国针对朝鲜第四次核试验和火箭发射实施了最严厉的制裁。

新加坡媒体在提问时直言,“有人说作为朝鲜最大的贸易伙伴,新的制裁是否奏效,关键在中国。也有观点认为,中方此前并未严格执行安理会对朝制裁措施,中国将如何实行新的制裁受到普遍的关注。请问,中国对此有何回应?目前的形势将如何影响中朝关系?”

傅莹对此回应,从朝鲜“核试”以来,很多西方的报纸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对于安理会新通过的制裁决议,中国是认可的,“而且我相信中国会严格地遵守”。

她指出,新决议当中同时重申安理会决议、重申六方会谈和“9·19”共同声明,而且承诺要外交和平解决。“这正是中方一直以来坚持的,也是这次在安理会会谈当中,中国一直坚持并且说服了大家接受中国这个观点,制裁不是目的,制裁应该是为了解决问题。”

傅莹表示,这么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在积极地斡旋,组织六方会谈。“但是整个过程当中可以看出,美朝深度不信任,每次达成一个共识,‘9·19’达成一个共识之后就横生枝节,可以说我自己曾经经历过一段,走两步退一步,甚至是走一步退两步,搞得非常对立,朝鲜在发展核武器上也走得越来越远。”

回应问题的最后,她重申中国坚决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的立场。“因为这会威胁地区和平稳定,也威胁中国自身的安全利益和周围国家的安全利益,所以我们一直是不赞成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治标治本,解决根本问题。”

关键词二:军费预算

保持增长 幅度介于7%至8%之间

几乎年年都会被外媒提及的军费问题,这次依旧登上了“问题清单”。

傅莹回应,中国国防费预算的制定主要是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中国国防建设的需要;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和财政收入的情况,整个预算的大盘子是将于3月5日提交给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中国军费预算保持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比前几年要低,是在7%至8%之间。确切的数字,你明天就能看到了。”

关键词三:南沙扩建岛礁

要说军事化 南海进出飞机最多还是美国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在提问时指出,中国在南海的岛礁上进行的军事部署,包括一些导弹的设施以及飞机的跑道,是否将对南中国海的和平与稳定造成威胁?

傅莹对此回应,把“威胁地区和平,影响航行自由”这么一个大帽子扣在中国人头上,这种做法容易误导形势。“要说军事化的话,如果仔细看一看,在南海进进出出的先进的飞机、军舰,最多的是不是还是美国的?而且美国重返亚太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就是要把海军60%以上部署在亚太,这一段时间自从美国重返亚太以来,军事上的动作有多少?”

傅莹认为,首先,中国人觉得美国派军舰到南沙岛礁那么近的地方炫耀武力,这个做法不好,也容易刺激中国人的反感情绪。在南沙问题上,美国说了对南沙争议不持立场,现在的做法和说法让人觉得好像是在刺激紧张情绪,让人对美方的动机画一个很大的问号。

其次,中方在南沙扩建岛礁是非常必要的。“中国人民都支持,而且认为这些岛礁离大陆这么远,应该有它自身的防御能力、部署必要的防御措施,这是大家普遍的看法。”

关键词四:境外NGO管理

不限制境外NGO在中国有益合法的活动

发布会现场,有关境外非政府组织(NGO)管理法的审议情况也备受关注。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进行了两次审议,法律草案的全文也在网上公布,目前,该法正处于意见征求阶段。“现在还没有准确地定哪次常委会提交审议,主要还是要梳理各方的建议、意见,把这部法律修改完善好。”傅莹说。

她介绍,境外非政府组织(NGO)在中国是一个很活跃的群体,数据显示,现在中国已经有7000多家,主要是在环境、科技、教育、文化等很多领域,给我们带来有益的经验,也带来了资金。“我自己的家乡内蒙古有些地方沙漠化很严重,就有境外非政府组织在那里帮助治沙,而且效果也是很好的,也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中外交流的方式,所以我们需要一部专门的法律。”

傅莹回应,现在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规范这个领域的活动,需要在法律当中明确哪些行为是违法的、禁止的,主要就是要提供一个更加规范的法治环境,而不是阻止或限制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有益合法的活动。目前的草案交由公安部负责,在中国这也是中国的国情。“外国人到中国来,包括记者入境、居住要办手续,都是公安部门来办的,所以由公安部门负责这项工作比较顺理成章。”

关键词五: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给大国之间相处树立很好的榜样

回应媒体有关如何促进中俄交流以稳固中美俄三边关系时,傅莹表示,中俄关系对中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俄罗斯是我们最大的邻国,我们说现在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也是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形成这样的看法。”

在傅莹看来,中俄最大的特点就是双方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争论分歧、去辩论,也不会彼此施加压力。“我们可以完全聚焦合作,就谈合作,而且也可以深度地交流思想。这是我们很大的优势,而且中俄关系不会受到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它会健康地发展,因为这符合我们彼此的利益。”

她指出,中俄之间经济互补性很强,现在我们各自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国际形势又很复杂。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中俄能够有这样深度的互信,应该说是两国之幸,所以我相信我们两国合作会继续发展,而且会给两国人民带来越来越多的好处。对世界来讲,对大国之间相处来讲,也能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声音

朝核问题

有关国家还处于战争状况也够“奇葩”的

“我想讲一讲朝核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应该说还是安全问题。朝鲜战场硝烟散去六十多年,到现在只有一纸停战协议,一直没有签订和平协议。所以,理论上讲,有关国家在朝鲜半岛还处于战争状况,是不是也够奇葩的?所以,朝鲜半岛一直就是一个东亚安全的短板,经常会陷入紧张,这不是第一次,我估计也不是最后一次。”

“不知道《海峡时报》的记者看没看过中国的小说《三体》,里面描述了一个黑暗森林的状况,就是极度缺乏安全感和信任的环境,这个小说也是提醒我们不能让现实生活当中出现这种现象,现在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东北亚安全的问题上,眼前就是要推进制裁,取得效果,推进各方能够认识到谈判的重要性,但是最终要解决问题,还是要走出东北亚安全的怪圈,用安全换安全。”

军费预算

说吧我抢跑,不说你们又“心塞”

“我每年都解释,外媒在我的记者会上希望早点拿到军费预算的数据。但是我提前讲单项预算又有抢跑之嫌,但是我要不讲,你们是不是有点心塞,所以我还是给你一个大致的数……确切的数字,你明天就能看到了。”

观察

点赞“跑男”的女发言人

这次推荐了《三体》

持续101分钟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不久,小说《三体》登上了网络热搜榜。也许,你会好奇地抛出一句“为啥”?

事实上,除了刚刚当选省作协副主席的小说作者,它的背后还有一个“明星”读者——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傅莹。在回应记者有关朝核安全问题的提问时,她用“黑暗森林”的概念隐喻当下复杂的国际环境,而这个概念正是源自小说《三体》。

从去年发布会上的“跑男”(浙江卫视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到今年的《三体》,现场有媒体笑言,这位人代会新闻发布历史上的首位女发言人“真的挺潮”。

替记者“倒苦水”——代表要多接受采访

沟通方式上的轻松,无疑把她和媒体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一些。

“一年一度的‘两会’又开始了,我们管它叫‘两会’的季节。”走进发布会现场没多久,和记者礼貌性地微笑问候后,傅莹发出上述感叹。

因为气质优雅而闻名的她,已是第四次坐在发布会的主席台。

“右边,右边!”听到场下摄影记者的呼喊,傅莹略有些无奈地笑了笑,随即把话题引到新闻发布的主题上。

“在座的中外记者都有一些反映,感觉在大会期间向代表团、代表提出的采访要求,得到的回应不是那么多。”傅莹向在场媒体传达问候的同时,说出了不少记者面临的“难处”。

傅莹说,“你们各位的镜头背后是我们的公众、是国际社会,我们也希望各个代表团、希望代表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多接受采访。”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在发布会原定的结束时间后,面对澳大利亚媒体的热情追问,她依旧欣然地点了点头。

引《三体》谈朝核问题——国际关系相互依存

“《三体》里面描述了一个黑暗森林的状况,就是极度缺乏安全感和信任的环境,这个小说也是提醒我们不能让现实生活当中出现这种现象,现在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回应朝核问题时,傅莹给出了上述回答。人们意外地发现,原来发言人还是《三体》的读者!这让人不禁联想起去年发布会时的情景,那一次,她援引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比喻内地和香港青年间的友好往来。

反对语言霸权——“军事化”这词儿挺唬人的

有人说,聚光灯下的傅莹时常施展女性的魅力攻势。不过,在谈及严肃话题时,这位女发言人还是收起了身上的“温婉”一面。

比如,当被外媒提及“南海和南沙军事化”的问题时,傅莹就直言,“军事化”这个词炒得挺唬人的。“我认为这是不是有点语言霸权,就是要制造这么一个议题,把你刚才说的威胁地区和平——我看美国有不少报道(关于)威胁地区和平,影响航行自由——把这么一个大帽子扣在中国人头上,这种做法容易误导形势。”

在回应朝核安全问题时,也能深刻感觉到,外交部的工作经历确实在她的身上烙下了浓浓印记。“我认为语言是有魔力的,一说中国该怎么样、中国应该这样、中国应该那样,好像这个事情就全是中国的责任了。从朝鲜‘核试’以来,不光联合早报,很多西方的报纸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我想对于安理会新通过的制裁决议,大家也知道,中国是认可的,而且我相信中国会严格地遵守。”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