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单霁翔:养心殿大修后游客可进殿内参观

2016-03-05 03:02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养心殿大修后游客可进殿内参观

单霁翔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

养心殿坐落于紫禁城后部乾清宫西侧,是清朝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地,去年这座院落开启了百年以来的首次大修,预计2020年完成。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修之后的养心殿开放面积将超过六成,与现在的“隔窗欣赏”不同,届时游客可以走进养心殿内部参观。

养心殿开放面积将超60%

目前,故宫博物院负责保护维修的古建筑9371间,古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既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从2002年开始已经历时14年,这是自1911年以来百余年间,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一次故宫古建筑修缮。“古建筑修缮一方面保护古建筑的健康长寿,另一方面就是扩大开放,没有古建筑修缮,扩大开放就是不可能的。每年一批古建筑修好了,修缮前是空闲的、当库房的、当办公室的,修缮后全部就用于开放了。”单霁翔说。

以养心殿为例,清朝共十位皇帝曾先后在养心殿居住执政,是清代帝王使用时间最长的勤政燕寝之所。单霁翔介绍,故宫每年约1500万游客中,有大约500万人都会选择前去观看养心殿,但由于条件限制,该区域可供观众参观的面积仅1000平方米,游人只能扒着窗口看看养心殿的大概。“大修之前养心殿只开放了17%,大修之后超过60%的区域都会开放,游客可以入内参观,御膳房也将还原。”单霁翔表示,2002年大修伊始,故宫开放面积仅有30%,直至2015年开放面积达到65%,力争今年能够达到76%,断虹桥以北、箭亭以南区域和国内最大的文物科技保护中心都将开放,到2025年预计开放85%。

5.1万平方米被占用古建必须腾退

2012年2月,故宫博物院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合作编制《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单霁翔透露,目前北京市政府相关的审查都已经通过了此《规划》,并正式提交国家相关行政部门,《规划》中要求,故宫要压缩办公面积,5.1万平方米被用作库房、办公室的古建筑必须腾退。

“紫禁城一共是1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加上外面的是25万平方米。这1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要腾退出5.1万平方米用作开放,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压力,现在是自觉腾退,如果《规划》通过,我就能要求大家在执行期限内必须腾退。”单霁翔表示,除了腾退不合理利用的古建,故宫还要去商业化,“乾清宫旁边的故宫商店今年一定要拆除!”

保障古建专家相应待遇

近年来故宫古建筑修缮工程市场化,原有的古建筑修缮队伍,按照规定不能参加自己单位的招投标,不得不在2010年被迫解散。在故宫古建筑修缮实施中,面临体制保障、人才培养、材料供应等诸多难题。

一方面,经过招投标进入故宫的修缮队伍,缺乏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一项古建筑修缮项目经过审批落实资金后,达不到所规定的“执行率”,修缮资金将面临被收回的情况,于是只能把工程进度和加快资金投入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故宫博物院现有古建筑修缮专家绝大多数已经接近或达到退休年龄,按照现行有关人事制度规定,他们属于工人身份,不能够返聘工作岗位。而且,故宫博物院可以用传统的“师承制”方式培养营造技艺人才,但是受户籍制度等政策限制,一些非京籍的徒弟学成之后,难以获得事业单位编制,因此面临人才流失的状况。

单霁翔建议,故宫古建筑修缮要“特事特办”,将故宫古建筑修缮定位为“研究性保护项目”,脱离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将科学研究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进度服从保护质量。同时改变通过招投标程序选择文物修缮企业的机制,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固定,培训有保证,水平不断提高的专业队伍。另一方面,合理制定文物修复专家的退休返聘制度,按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退休标准,保障他们享有与付出相适应的待遇。对于经过系统培养的保护传承人员,可以不受户籍制度限制,作为专业亟需人才加以安排使用。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