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创新者撑腰

2016-03-06 06:32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创新者撑腰

简除烦苛,禁察非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用《后汉书》的这句话,概括了以敬民之心的简政之道。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健全督察问责机制,无疑再次给改革创新者吃下了“定心丸”。

重任千钧惟担当。全面深化改革已迈入纵深,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无疑将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关键词·容错纠错

让干部敢干事能干成事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政府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主动作为、善谋勇为。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加强作风和能力建设。健全并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健全督察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当下,改革落实是好的,有些改革举措已经逐步显效,也涌现出一批拼劲十足、甩开膀子干的实干家和创新者。另一方面,一些人不担当、不作为,瞻前顾后、畏葸不前的情况也不容忽视。一些领导干部的“不作为”现象不仅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而且在不同程度上贻误了改革攻坚和事业发展的大局。

容错纠错机制就是要消除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畏惧心理,营造一个宽松、宽容、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为改革创新鼓劲。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政府和官员没有先例可循只能摸索前进,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要区别对待,宽容失败、允许试错、有错必改,特别是要为勇于改革创新者撑腰,倡导“为敢于担当者担当”精神。

关键词·自身建设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在推动简政放权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率。未来不但要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还将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陈舒表示,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到的“简除烦苛,禁察非法”,出自《后汉书》,意为政府把该管的管好,不该伸手的坚决砍掉。政府要继续推动简政放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同时,要鼓励改革创新,对于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和试点,要有包容态度,让干部释放更大的工作积极性。

针对简政放权,全国政协委员陈志列认为,当前确实存在政府部门多头管理的问题,有时候办一件事需要跑很多部门。

“如果通过互联网,尤其是通过政府的大数据互通共享,我们可以清楚了解政府办事的程序,大大减少企业在这方面的成本。”陈志列认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普及对企业和普通百姓而言都是有益的。

关键词·政商关系

报告提多项涉企利好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就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作了阐述。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涉及企业的直接“利好”:营改增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扩大到所有企业、大幅放宽六大领域市场准入……让企业家感受到满满“获得感”。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表示,“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表明中央对实体经济非常重视,非常关心,为企业减负的决心很大。当前一些企业税负较重,如果通过减轻税负让企业轻装上阵,一定能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研制生产出更好产品,和国际品牌一决高下,擦亮“中国制造”这块响当当的牌子。

此外,今年将大幅放宽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在项目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一视同仁。这也让不少企业家鼓舞不已。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任兴磊认为,大幅放宽一些领域市场准入,中小企业普遍都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将有助于提升这些领域服务能力,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实惠。

关键词·反腐倡廉

将推进审计全面覆盖

关于反腐倡廉,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廉洁履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厉整治各种顶风违纪行为。加强行政监察,推进审计全覆盖。以减权限权、创新监管等举措减少寻租空间,铲除滋生腐败土壤。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3月5日,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赵洪祝在参加福建团审议时,特别谈到要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赵洪祝引用习近平提出的“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表示反腐要做到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表示,反腐倡廉不能停步不能放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既要有腐必反,也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铲除权力腐败的温床。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反腐倡廉真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全面深化改革攻坚保驾护航。文/本报记者 赵婧姝 桂田田 综合新华社

惠企利好

行政审批事项

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

营改增

全面实施营改增,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

行政事业性收费

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

税收优惠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等税收优惠政策。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行为。

遏制乱收费

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行为。

市场准入

大幅放宽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扩大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互联网+政务服务”

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数说惠民

2%

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

3%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

3%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4.5%

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45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提高到45元

2000公里

今年将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

380万辆

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

600万套

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

1000万

今年预期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1500万亩

制定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方案,今年退耕还林还草1500万亩

160亿元

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

城镇落户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双赢之路。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报告指出要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重点区域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而在扩大内需、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基础作用方面,报告也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我们过去谈城镇化,谈了很多年,但是现在遇到很多问题。现在中国农民工数量大概在2.6亿到2.7亿之间,此外农村还有4000多万留守妇女、4000多万留守儿童、4000多万留守老人,加起来有4亿人。他去年到陕西农村调研时了解到,有夫妻长期分居,丈夫城里打工,妻子留守农村,长的有十几年。由此导致很多家庭破裂、部分农村治安案件的发生也与此有关。还有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群体也都易发问题。

国内消费一直上不去,扩大内需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厉以宁认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扩大内需最要紧的,就是要让农民在城里有房子居住、能够家庭团聚、有一份工作。“人只要有房子,就会买东西。只要有住房,才会生活安定。”但目前城市房价太高,而且越炒越高,“农民工会去买那么贵的房子吗?”如果廉租房、平价房作为政府任务来做,他认为房价不可能那么高。这些问题还需要得到解决。文/本报记者 孙静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作者: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