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会前夕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我国现有法定退休年龄不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人社部将于2016年拿出延迟退休方案,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刘晓庄委员
延迟退休务必考虑 “区别对待分类推进”
据人民政协网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庄认为,不管延迟退休最终将以何种面目出现,在制定过渡时期的政策时,务必考虑“区别对待,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要把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办好办实,就应既尊重大多数人的愿望,又保护好少数人的利益,以求得最大公约数。
在刘晓庄看来,对于科研、教育、医卫等专业技术性强且需要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工作人员,过早地缩短其工作时间,无疑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可结合个人意愿和身体状况,以及社会的职业需要,一步到位地放宽延迟退休的年龄,或采取返聘留用等形式,让他们能够更久地施展才华。
李滨生委员
减少就业岗位 每年约700万个
全国政协委员李滨生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激励机制,让延迟退休职工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在此基础上,从一些职业、企业和职工的实际出发,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由职工自主选择退休年龄,以保障这部分职工切身利益的实现。
此前有媒体获悉,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工会界别将以《积极稳妥推进“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为题,进行政协委员大会书面发言。工会界别认为,延迟退休或意味着每年会减少约700万个就业岗位,建议我国探索试行弹性退休制度,更好地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
八成受访者
担心延迟退休 养老金变少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搜狐民调对16906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5%的受访者认为,整体来看,延迟退休更有利于机关事业单位员工;88.1%的受访者担心,延迟退休会导致年轻人就业压力增大;80.7%的受访者担心延迟退休后,自己领取的养老金变少;76.8%的受访者认为延迟退休不能“一刀切”,对引入弹性退休机制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