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要保护好“中华水塔”

2016-03-11 03:08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习近平:要保护好“中华水塔”

3名来自藏族、蒙古族、土族的代表向习近平献上了洁白的哈达 供图/新华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10日上午分别参加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一些代表团的审议。

10日上午,习近平来到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当习近平来到会场时,3名来自藏族、蒙古族、土族的代表向习近平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表达青海各族人民对党中央和总书记的敬意。习近平请他们转达对各族人民的祝福。

习近平认真听取和记录代表们的发言,不时发问并同大家交流,最后作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要深入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扎扎实实推进民族地区发展。

生态保护

保护三江源 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骆惠宁代表就推进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发言。谈到为保护生态环境、公园内部分牧民需要安置问题,习近平说,一定要解决好牧民定居问题,定居才能搞好畜牧业。习近平详细询问了在贫困户和牧户设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情况,强调一定要把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搞好。

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使青海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精准扶贫

注重教育脱贫 消除代际传递

有代表谈到精准扶贫,介绍了青海扶贫攻坚举措,包括劳务输出过程中形成了像“拉面经济”这样的品牌。习近平询问青海拉面的由来、与兰州拉面的区别、经营拉面人员的情况等。听说现在青海有2.8万家拉面店,有18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拉面经营,不少人都由此成为了企业家,习近平对此表示肯定。

习近平强调,“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不能让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要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民族团结

尊重民族差异 包容文化多样

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娘毛先代表发言时,习近平提出一连串有关基层群众卫生健康的问题。习近平问:“农牧民现在生孩子都到医院去吗?”娘毛先答:“现在都到医院来,比较远的地方的产妇,提前来租个房子,分娩完再回去。”“村里都有保健室吗?乡里都有医院吧?”“现在都有。”“青海有的地方面积很大,农牧民看病怎么解决?”接连回答习近平的问题,让娘毛先直呼“紧张得不得了”。

习近平强调,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要着力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有序开发民族地区特色优势资源,提高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尊重民族差异、包容文化多样,深化创建活动,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

综合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