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华委员
增加设置面向
中职生的职教高考
苏华委员表示,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人数796.6万人,中职招生619.8万人,普职比约为1.3比1,远低于国务院文件提出的“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2010年至2014年,全国中职学校减少2063所,其中民办中职校减少25%,在校生减少38%,专任教师减少28%。
“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高技能人才队伍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为了适应我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更高要求,中职学生必须从“就业为主”转变为“升学就业并行”。
目前的高考主要为普通高中毕业生服务,如果说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入本科高校的通道是阳关大道,那么中职学生的通道就是羊肠小道。中职学生升入本科学校,只能选择参加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这项考试仍采用“3+X”笔试闭卷考试形式,没有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招录数量极少,录取比例很低,完全不能满足学生升学需求。只用普通高考一个标准和规则来评价所有学生,难免会产生“龟兔赛跑”现象。因此,两类教育应对应两类考试,增加设置面向中职生的职教高考,实施因材施考,最后做到择材录取。
为此,建议深化职普融通,做到因材施教。大力支持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多样化发展,形成学分互认、学籍互转机制;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在两类学校间自由转学。
增加职教高考,做到因材施考。独立设置职业教育高考,实行“30%文化素质+70%职业技能”考核方式,形成两类教育、两类高考“双轨制”格局。普通高中学生和职校学生自由选择参加职教高考和普通高考。
改革招录办法,做到择材录取。在全国招生计划中调整面向中职生的比例,逐步实现两类考试在录取人数上大体相当,体现择材录取的公平性。高等职业院校以招录中职毕业生为主,不少于1/2;转型高校或应用技术性较强的本科院校应不少于1/3;“211”、“985”等一本院校中的应用技术型专业也应确定一定比例面向中职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