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 专题讨论
3月11日下午,全国政协各界别小组按照之前商讨的主题进行专题小组讨论,其中中共界别的主题与精准扶贫有关,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到场参加了讨论。全国政协委员杨松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谈了目前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下午3点,中共界别二组的会议室内,7位政协委员用了一个小时零5分钟的时间,就精准扶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每位委员发言的时间大多在五六分钟,湖北省原政协主席杨松的发言耗时较长。
杨松说,因为自己本来想发言的题目就是扶贫,和主题讨论题目重合,所以一直等到昨天下午才第一次在小组讨论中发声,就精准扶贫谈了将近半个小时。
在谈到“社保托底”的问题时,杨松说,过去对于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湖北把标准提高到贫困标准线也就是2300元。目前对于整合财政资金湖北在3个县试验的效果很好。
但目前碰到的问题是,现行规定与政策制度“打架”。杨松说,有一个县,刚弄完审计就去查,审计走了没几天,纪检监察又去了,因为挪用专项资金。“县委书记说是省里让大胆试验,但那也不行,违反制度规定。县委书记差点被抓进去,都找他谈话了。”
杨松介绍,从湖北省了解到的情况,大部分县制定的脱贫计划都从今年开始,3年内基本完成任务,这就碰到评估的问题。目前评估的标准、程序、参与者、谁来得出最后的结论都没定,比较迫切,因为评估还分几个层次,党政的评估、群众评估、第三方评估等等。特别是第三方评估主体是谁、组织形式还是个人形式、组织是什么组织等等都还没有。
除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到场听会,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和财政部等相关负责人也到场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并作出回应。在杨松等委员谈到第三方评估时,郑文凯表示,希望委员们帮忙出出主意,什么方案才能准确且节约地进行第三方评估。
文/本报记者 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