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鼓励托儿所回归 你愿出多少钱?

2016-03-16 15:00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两会期间,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表态,要求各地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幼机构的建设,鼓励以社区为依托,兴办托儿所,也鼓励女职工集中的单位恢复托儿所。

消息一传开,许多正为孩子照料问题苦恼不已的职场妈妈顿时兴奋起来,似乎总算看到了“带娃工作两不误”的希望,甚至开始盘算起自己能为托儿所负担的费用。不过,面对一片空白的现实,托儿所的回归之路究竟是否真能走得通?

算账

“单位开托儿所,我能保住工作,每月六七千也能承受”

清晨6点30分,孙晓芳的手机闹铃如往常一般响起,刚不到一声,就被她赶紧关住。

回身看看还在睡梦中的孩子,孙晓芳蹑手蹑脚地爬起身,吃完早点,再喂上一会儿孩子,7点40分,孙晓芳准时背上书包,出门赶单位的班车——背包中是一整套吸奶设备,外加冰袋、奶包——自从孩子出生后,在某大型互联网公司上班的孙晓芳,就如许多她的女性同事一样,成了“背奶妈”。

所谓“背奶妈”,是广泛存在于当下的城市女性群体,她们的孩子往往不到两岁,希望维持母乳喂养,又不得不天天上班,“孙晓芳们”只能在单位吸奶,再背回家中:“我晚上常常加班,不知几点能到家,所以得带着冰袋,给奶保鲜。”

孙晓芳的公司内,与她同样的“背奶妈”就有几十人,公司专门配备了多个“吸奶室”,冰箱、水池一应俱全,只为员工能够安心“吸奶”。

以单位无法提供便利条件的“背奶妈”的视角,孙晓芳的境况已算让人艳羡,只不过孙晓芳仍期待更多:“单位如果能够开设托儿所,专门托管1至3岁的小孩,那我们肯定非常支持。”

孙晓芳心中的托儿所,并不需要太多的设备,只需要几个专业的保育员,外加清洁的活动场地,“这样到了吸奶的时间,我们就可以过来喂奶,外加看看孩子,工作起来也会更安心,连接送孩子的时间和精力都省下了。”

“有这样的托儿所,每个月六七千的收费,我觉得都能承受。”身处发展迅速的互联网公司,孙晓芳坦言近年来的收入上涨也算迅速,外加公司近两年兴建了新的企业总部,其内部设施的体量与先进,让她看到了“托儿所”的可能:“没有托儿所,我得让我妈常年在北京带孩子,老人累不说,我也不安心。找个保姆吧,四五千都不够。”

“单位办托儿所,收费可以比较灵活,比如按天计费,不管男女员工,带孩子过来的,费用从工资扣除就行。”孙晓芳坦言,之所以能接受较高的费用,还是因为希望能够在工作与孩子的照料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这个职位的员工,如果辞职带孩子,两年后还能不能找到现在这样的工作很难讲,所以就算贵一些也是值得的。”

与此同时,托儿所还能还上孙晓芳两口的一些“感情债”:“总是使唤自己的爸妈,他们嘴里说乐意,但我们心里当然还是不舒服,这个怎么估价呢?”

“比幼儿园贵些,政府再补贴点,控制在四千以内吧”

“托儿所太贵确实无法承担,但比起辞职带娃,托儿所至少是条路。”32岁的王丽一直在事业单位工作,平时工资不到五千元,算上福利等收入,每年的总收入也不过七万元,自从两年前有了孩子,她的收入基本“都交给保姆”了。

聘请保姆是无奈之举,双方父母的年龄都已不小,自顾尚且不暇,“我家是保姆看孩子,婆婆看保姆,再凑合一年就好多了。”

王丽表示,自己聘请的保姆每个月薪酬约为五千,只负责孩子的日常照料和简单家务,为了让保姆能够尽心尽力,逢年过节,王丽一家还要买些东西“孝敬一下”:“这价格在北京已经不算贵的了,如果再养二娃,不堪设想啊。”

王丽也曾和丈夫讨论过生二娃的可能性,但在她看来,即便精力上可以承担,费用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墙。“我想过辞职,但这不光是钱的事,辞职的麻烦挺多。”王丽坦言,辞职最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要自己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其次还要考虑再就业的问题:“现在的工作稳定,为了再就业,我得去接受一些培训,这些都要花时间和钱。”

张璐曾经庆幸,自己几乎不用为带孩子的事情烦恼。虽说父母还没退休,不能过来搭把手,但自从去年孩子出生,婆婆就从外地赶来帮忙。产假结束后,张璐恢复了朝九晚五的工作,有婆婆在家,白天至少不担心孩子没人照顾,“原本还想再请个保姆分担一下,但婆婆觉得我们挣钱不容易,每月还有四千多的房贷要还,既然她来了,就没必要再花这个冤枉钱。”

可大半年过去,张璐发现婆婆的身体已经明显有些吃不消,“腰肌劳损越来越严重,有时候弯腰都困难,颈椎病也老犯,前段时间还把止疼片给翻出来了。”小两口看着心疼,觉得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最好能有托儿所,把老人解放出来。”

作为普通私企职员,张璐并不奢望能享受到公司自办托儿所的福利,“还是建在社区靠谱,最好是街道出面负责,各方面管理正规些,比私人开的要放心。”至于费用,张璐也仔细盘算过,“考虑到三岁前的孩子照顾难度比较大,估计要比幼儿园贵一些,但政府最好能再补贴点,实际收费控制在四千以内吧。”张璐相信,这笔钱的价值并不只是照顾孩子本身,“如果因为带孩子把老人身体给拖垮了,那代价可就大了,所以,这钱也是买父母的健康。”

专家意见

“现在只是理念上达成一致,

操作层面仍无章可循”

“全面放开二孩以后,必须有配套措施跟进,帮助人们解除后顾之忧。根据调查,大城市的双职工家庭普遍面临三岁以下孩子的照料问题,对托儿机构的需求也就格外迫切。”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教授杨菊华认为,托儿所的建设牵扯到资金、人员、场地、培训、监管等一系列问题,涉及卫生、教育、消防等多个部门,要想实现落地,必须首先明确谁来统摄协调,“现在只是理念上达成一致,觉得有必要恢复托儿所,但在实际运转和操作层面仍然无章可循,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制度,甚至连主管部门是谁都搞不清楚。即使有单位或社区愿意开办,也存在资质审批和后续管理的问题。”

杨菊华建议,政府应当对主动开办托儿所的企业提供帮助和指导,并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或进行相应的补贴,“毕竟企业要在前期有不小的投入,也算是分担社会责任,如果没有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哪儿来的动力这么做?”

相比起单位托儿所而言,杨菊华相信社区更能大有所为,“可以借鉴社区养老的模式,过去几年,我们已经在养老方面积累不少经验,包括在社区建立日间照料中心等托老机构,同样道理,我们也可以在托幼方面并举推动,二者都对专业性有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专业组织参与进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更好地发挥社会的力量。

主笔:宗媛媛吴楠插图:宋溪

责任编辑:巢晶(QN0034)  作者:宗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