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养老金确有困难 中央补助

2016-03-16 15:0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原标题:李克强坦承 个别地方确实出现养老金发放问题 督促地方须尽职尽责

养老金确有困难 中央补助

在大会发言人傅莹进行简短的开场主持后,即进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记者的对答环节。摄/记者 付丁

“大家都有退休、都有需要养老的一天,这里我想做个安民告示,从全面长期来看,中国政府对中国公民保证养老金发放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去年养老保险收支节余3400多亿元,累计节余34000多亿元。可以肯定地说,老有所养不会、也绝不能是一句空话。”

简政放权

Q

记者:简政放权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年,但也有一些企业和群众反映,现在很多事办起来还很难,特别是一些事情在办理的过程当中有找不到门的感觉。请问总理,针对这种现象和问题,您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A

损害群众利益的要坚决清理

李克强:很高兴能够一石三鸟,不过不是打,而是答。简政放权可以说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三年前就在这里,我曾经明确表示过,本届政府减少审批事项要达到1/3,现在这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了。根据第三方评估,多数企业和群众对这样做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与此同时,确实还存在许多问题,有更高的期待。

我们现在审批事项还是比较多,而且保留的事项当中有很多标准不统一。前几天我到一个代表团去参加审议,就有代表说他们要办一个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群众很欢迎,但是这涉及到养老机构准入、医保定点、收费审批等,要跑多个部门,关键是这些部门的标准还不统一,所以让他一头雾水,像你讲的都找不到门了。这本身就束缚了产业的发展,也抑制了群众消费的需求。

所以简政放权必须一以贯之,哪里遇到问题、碰到阻力就要设法去解决,这是削减部门利益的事情。我们就是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今年要下决心再砍掉一批审批事项,而且直接放给市场,即使是需要审批的也要简化手续。

尤其是要推进标准的统一。我们这两年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从证照合一到一证一码,就是一个统一标准的过程。结果激发了很大的群众创业热情,就是到现在,每天还有近3万个市场主体诞生。这个领域能做到,为什么其他领域就做不到?所以要给他们下达硬任务、排时间表。不仅如此,还有不少证照是没有必要的,今年也要砍掉一半。

对那些于法无据影响群众的创业热情,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合理文件要坚决进行清理,该废除的废除。当然,我们说放权并不是说放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监管措施必须到位,还要防止任性、任意地检查,这样简政放权才能更有效,才能让生产力发展起来、群众得到好处。我们还要推动优化服务,比如像政务公开加上互联网,让群众少跑腿,还能够办成事。

中美关系

Q

记者:在您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一系列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措施,这些都会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同时还存在一个不确定因素,就是似乎在中美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间,在某些问题上始终存在一些分歧。您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善中美关系?

A

两国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

李克强:中美两国之间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当然也存在着分歧,有的还是比较尖锐的,这毋庸讳言。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人纷纷议论中美之间的分歧,但是往往会忽视中美之间去年发生的一个重要事情,就是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额接近5600亿美元,这本身就表明中美的共同利益是在不断扩大,而且远远大于分歧。

如何使中美关系健康向前发展,我想还是要遵循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原则。现在中美双方都表示,要积极推进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我们将会放开或逐步放开美方对中国投资的准入门槛,但是这应该是相向的,双方开放应该是对等的。所以我们也希望美方在和我们进行中美投资协定谈判过程中,能够本着平等共赢的原则来推进。

我相信,我们之间的共同利益会不断扩大。对于出现的分歧,我们之间有上百个对话交流机制,只要是出于诚意,管控好分歧,我相信中美共同利益还会不断扩大。在中美合作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分歧的量会增加,但所占比例会下降。中美深化合作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从来都是双赢的,这一点,美国的商人们心里最清楚。现在美国正在举行大选,很热闹,吸引眼球,但是不管花落谁家,最后谁当总统,我相信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大势不会改变。中美建交几十年了,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但是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是大趋势。

养老问题

Q

记者:据了解,现在有些地方的养老金发放已经出现困难,一些市县在靠贷款发放养老金。请问总理,中央政府是坐视不管还是准备为他们买单?

A

老有所养绝不能是一句空话

李克强:确实有个别地方发生了养老金发放困难的问题,但这是一地之难、一时之急。

中国现在实施的是养老金省级统筹,省级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来保证养老金的发放,确有突出困难的,只要地方政府尽力了,中央政府是会给予补助的。

这三年中央财政就拿了上万亿元,但有一条,地方必须尽职尽责,而且中央政府要督促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大家都有退休、都有需要养老的一天,这里我想做个安民告示,从全面长期来看,中国政府对中国公民保证养老金发放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去年养老保险收支节余3400多亿元,累计节余34000多亿元,我们还有全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储备16000亿元没有动,同时还能够划拨国有资产来充实养老基金。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老有所养不会、也绝不能是一句空话。

2013—2015年媒体提问次数?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中国大陆 5 6 7

中国台湾 1 1 1

中国香港 1 1 1

国外 4 7 7

未知 1

落后产能

Q

记者:去年您曾经说过,中国政府继续下定决心推动壮士断腕的改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您说中国经济需要至少保持6.5%的增速,同时不同的政府部门官员也表示,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不会出现下岗潮。如何在保持中国经济一定增速的同时避免可能会产生不稳定影响的下岗问题?

A

产能要去

职工饭碗不能丢

李克强:你问问题的时候很严肃,让我略有沉重。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改革和发展是不矛盾的,我们恰恰可以通过结构性改革来释放市场活力,支撑经济的发展。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的确产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过剩产能,主要是在重化工领域,现在我们已经选择了钢铁、煤炭这两个领域在去产能上先行突破,与此同时要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下岗潮。

过去两年,我们在钢铁领域淘汰了上亿吨的产能,涉及到上百万职工。由于我们高度重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了大量的职工转岗或得到妥善安置,可以说积累了经验。下一步要推进去产能,我们必须做到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

对于一时尚不能够做到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有能力进行妥善安置。中央已经建立了1000亿元主要用于转岗安置的专项资金,如有需要还可以增加。当然,地方政府相应配套要跟上,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双赢,在去产能、促发展、稳就业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最终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实现重化工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