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爱心婆婆”对自己抠门 病危中却交了3万元党费(2)

2016-03-28 14:54 新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成都“爱心婆婆”对自己抠门 病危中却交了3万元党费

心系组织

16岁入党自比鱼儿离不开水

老人常说的一句话是:“鱼儿离不开水,我离不开组织,我最怕的就是组织把我忘了”,“不学习就不知道中央有什么要求,共产党员最怕的就是思想上掉队了”

1936年,李国宾出生于四川华阳县(现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一个贫困家庭。1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靠着卖点柴火、花生,辛苦养育了她们姊妹五人。1949年成都解放,李国宾当时13岁。1950年年初,她积极投身华阳县剿匪,往返火线传递消息,累月值守照顾伤员,1950年学校毕业后,她被安排到县粮食局工作,1952年,16岁的李国宾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4年,她随丈夫到山西省侯马市工作,1984年调入侯马市纪委从事案件审理。退休后,她与丈夫一同回成都,租房养老。到成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组织部门落实自己的组织生活。

不仅对自己,老人对三个女儿也严格要求。常梅蓉是老人的三女儿,她告诉记者,小的时候,母亲时常教育她们,不能说假话,不能说谎话,工作了以后就要求她们要好好工作,尤其要求她们积极入党。

老人回到成都后,女儿从山西大老远地来看她,一进家门,其他啥都不问,第一句话就是,“你党费交没交?”后来,常梅蓉转到另外公司上班,老人又专门打电话,要求她把组织关系一定要转到现在公司。老人常说的一句话是:“鱼儿离不开水,我离不开组织,我最怕的就是组织把我忘了。”

2011年,李国宾老伴去世,三个女儿在山西工作。找到组织的老人独居但不孤独,她将全部身心投入到社区党组织活动中。李国宾时时关注时政,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坚持看党报党刊,坚持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和报刊剪辑已经把书桌的三个抽屉塞得满满当当。

有人调侃说:“婆婆,你这把年纪当不了官、挣不了钱,天天学这些有什么用。”老人每次都严肃地回答:“不学习就不知道中央有什么要求,共产党员最怕的就是思想上掉队了。”

责任编辑:张普(QN0022)